大家都知道: 《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是叔本华的哲学体系的基础!所以,要理解叔本华的
哲学,掌握这篇论文是一个必要条件!
首先, 我认为: 把这篇论文的名称翻译成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是不恰当的! 因为‘充
足理由律’只是 4 个著名的思维规律的其中一个!而叔本华所说的‘根据律’ ,它的外延就
大得多了。
对于充分根据律,我挑选出两个公式:
1,任何事物都有其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的理由。
2,任何事物之所以如此必有一个充分的根据。
而我个人比较偏向于第 2 个定义,因为‘理由’这个概念有一种主观意味,而‘根据’
这个概念的客观意味要浓一点。
对充分根据律的概括可以表达成:
“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以其他事物为根据而存在的。 ”
叔本华认为:充分根据律是四个先天概念的共同表述。而这四个先天概念其实就是 4
类表象中的 4 个先天法则: 1,生成的根据律即因果律 2,认识的充分根据律 3,存在的根
据律 4,动机律。
由于这 4 个先天法则都在充分根据律中得到统一的表达, 所以他们必定原于我们认识能
力中同一种原初的特质, 即他们的根, 从而我们也就不得不把这个根看作是客体的彻底的依
赖性、相对性、不定性和有限性,或者说成是:世界有限性的最内在的起源。
关于这个规律,我很欣赏叔本华的这句话:
“正是由于先天的假定一切现象都一定具有根据, 才使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追问一个 ‘为
什么’,从而我们才有充分的把握称‘为什么’为一切科学之母。 ”
下面让我们进入叔本华对我们的 4 种表象的分析:
叔本华没有把对第 3 类表象即时间和空间的分析放在首位, 而是把对直观表象即经验世
界的分析放在了首位。
叔本华对经验世界的分析可以概括为:
我们的大脑或者说知性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产生经验实在的复合体, 并通过它的形式
因果律在时间中产生变化,在空间中产生运动。
虽然在我们的意识中直接存在的表象本质上是暂时的、分离的,但是,通过‘统觉’的
作用,主体所握有的是关于实在综合复合体的包罗万象的表象。
我们把从属于这一复合体的事物称为“实在事物”或“客观事物” ,而单从前者的角度
出发,他们只不过是“纯粹的表象” 。但是,实际上: “表象”和“对象”的区分是没有充分
根据的。就连爱因斯坦也承认这一点。
叔本华是站在唯心主义的一边的, 而这在很大部分上是由他对经验实在的分析的结果带
来的。
叔本华说到: “一个注定要被诸神摒弃的人,肯定会设想有一个外在的、可以感知的世
界,充塞在三维空间中, 同时又在不可逆转的、永不休止的时间中运动,每前进一步都由因
果律支配着, 无一例外, 而且只要遵循因果律, 我们就能在使用这些法则之前表明——像这
样的世界,我们说,独立于我们自身,在我们之外真实地、客观地存在着,只须通过纯粹的
感觉便可传递到我们的大脑中,因而在我们之内就产生了一个同外部存在一样的第二性存
在。然而, 感觉终究是非常可怜的东西! 即使我们器官中最高级的感觉,也不过是一种狭隘
的、具体的感觉,这种感觉即使遇到些微的变化也易受影响, 就其自身而言,这种感觉总是
主观的,因此, 不可能包含任何客观的内容, 以及任何如直观之类的东西。 因为感觉是而且
总是发生在我们有机体之内的过程,
浅析《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