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代名臣张伯行廉洁自律.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代名臣张伯行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
唐太宗曾经指出,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人才难得, 清正廉洁、 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
清康熙年间, 就有这样一位 “不取民一钱” 的清官廉吏, 不仅百姓歌颂之, 皇帝也称之为 “天
下清官第一” 。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 (1651-1725) 。
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
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只是张嘴大喊清廉,自己及家
人却照贪不误, 就无法约束部下,遏制贪腐。 张伯行一生历任督抚要职,任所多在富庶繁华
之地。但他生活简朴,衣服饮食,始终保持寒儒本色,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有些做法,
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康熙四十六年, 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当地官员按照老规矩, 给他的官邸布置一新,锦
绣帷幕,金银器皿,奢侈豪华,不仅没有获得赞许,反而受到严厉批评。张伯行认为如此奢
靡的陈设,“吾生平未尝用此” 。尤其是当他得知,这些华丽用品都是百姓分担承办, 立即断
然拒绝,下令归还百姓,只取前任官员旧物使用。
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从偏远之地来到繁华的大都会,人皆喜之。张伯行却深怀戒惧,
如履薄冰。有了在福建的教训,这回他入境之前,就先行下令,禁止铺设官署。等他来到官
邸,四壁徒然, 仅小桌一张、 床榻一副, 尽管陈设简陋, 他却恬然自得。 有属官写诗赞叹道:
“一架绳床供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 ”他个人在江苏官署的日常用度,大多从河南老家带
来,尽量不用公家钱物。 无锡县令每日送来的惠山泉水, 是他享受的最大馈赠。 但当他得知,
这些泉水全是科派百姓运送,就坚辞不受。
守正不阿:不逢迎媚上,不滥权欺下
清代的官场,上下级之间馈送成风, 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张伯行对这类
“潜规则” 深恶痛绝。 他初任江苏按察使时, 依陋规要给总督、 巡抚等上司馈送 “见面礼” ,
大约需白银 4000 两。这几乎是他二十年的俸禄。不贪污从何而来?张伯行说,我做官不取
民一钱,怎能置办这种陋规! 他赠送上司和同僚的见面礼, 只是家乡的土特产, 不值几个钱。
督抚大员心怀怨恨,皆谢绝不受,张伯行却我行我素,心怀坦荡。
张伯行出任过很多要职,尤其是做封疆大吏时,位高权重,其僚属门生等携礼拜谒,他
都一律谢绝。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 ,张榜于官署、巡抚衙门外: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
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盟心,各司
道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 ”这篇包含六个“一”的拒礼檄文,传颂甚
广,被收入清代许多文集、笔记,人皆誉之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 。
关心民瘼:“居官若父母,训士如良师”
张伯行为官两袖清风、廉名满天下。但清廉之外,他为官恪尽职守,能为百姓办实事、
办好事,德才兼备,政绩卓著,使他真正成为一代名臣。
治理黄河水患,是张伯行走向仕途的起点。张伯行的家乡河南仪封县城 (今河南兰考 ),
距黄河故道不足三里,常受洪水的威胁。康熙三十八年夏,黄河泛滥,洪水涌入城内,情势
万分紧急。当时居家读书的张伯行当机立断,招募民工,筑堤截水,救仪封城于危难之中。
河道总督

清代名臣张伯行廉洁自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