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说课稿
应城市实验初中 王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应城市实验中学的王娜,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语
文上册的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我将从以下六个
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 . 教材分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老舍小说创作的巅峰。小说以
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塑
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残酷的社会现
实的控诉及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小说大量运用了北京口语、方言,读来亲切
自然、朗朗上口。
导读部分节选了原著第一章、第十八章 “进城初的祥子”和“烈日下拉车的
祥子”两个精彩片段。
二.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初中生的阅读实际,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
确定为如下三项: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读为核,思考品悟,点燃学生阅读小说的激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小说深邃的主旨,以博爱之心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品读人物形象及文字背后的信息; 认知祥子变化的社会根源及
自身原因,探索作品丰富的思想意蕴。
三. 学情分析
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距离学生生活较远, 加上作品的篇幅较长, 学生
的阅读技巧有限, 这类名著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 更不用说去探索作品丰富
的思想意蕴了。
四. 教学策略
以“读”促“思” 、以“读”促“析”、 以“读”促“品”、以“读”促
“悟”
五. 教学过程
(一)观图片 引新课
出示黄包车图片, 让学生对黄包车及黄包车夫有最直观的印象, 然后引入新
课。
观察、讨论图片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 同时也拉近了长篇小说与学
生的距离,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到了新的课堂。
(二)读题目 思含义
读文先读题,请同学们说说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括哪几层含义?
学生通过阅读小说(课本精彩片段?)的前几页概括出了三点:( 1)点明
了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概括了小说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
称号的得来。( 3)揭示了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相关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 读故事 析情节
(?)前几页的阅读,同学们对祥子这一人物有了一定的了
解,那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有学生说是想拥有一辆车,接着有学生补充说他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
车,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那么围绕“车”这一线索,祥子经历了哪些事情?
学生通过阅读书的前言(?)整理得出以下三件事情:( 1)奋斗三年攒钱
买了车却被十几个大兵抢走;( 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竟让孙侦探给敲诈去;
( 3)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虎妞难产,卖了车下葬虎妞。即祥子在买车,
卖车中经历了“三起三落”。
学生从中学会了抓线索理情节的方法。
接着我又带着学生回顾了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并推荐学生课后阅读这部书里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即小说第十四
章 :办喜寿刘四伤晚景 乱撒气
《骆驼祥子》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