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级《数学史》课程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
合分人: 复查人:
一、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
分数 评卷人
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是 ( A )。
A. 美索不达米亚 B. 埃及 C. 阿拉伯 D. 印度
2. 数学的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是由于 ( C)
A. 负数的发现 B. 虚数的发现 C. 无理数的发现 D. 超越数的发现
3. 相传“数学”一词是由古希腊数学家( C )所创用的。
A. 泰勒斯 B. 亚里士多德 C. 毕达哥拉斯 D. 柏拉图
4. 在中算史上, 刘徽首先建立了可靠的理论来推算圆周率, 他所算得的 “徽率” 是 ( B ) 。
A. B. C. D.
5. 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是( B )。
A. 《周髀算经》 B. 《九章算术》 C. 《缀术》 D. 《孙子算经》
6. 下列数学著作中不属于“算经十书”的是 ( A )。
A. 《数书九章》 B. 《五经算术》 C. 《缀术》 D. 《缉古算经》
7. 数码“ 0”最早出自印度的数学著作( B )。
A. 《绳法经》 B. 《巴克沙利手稿》 C. 《婆罗摩修正体系》 D. 《莉拉沃蒂》
8. 在代数问题中数学符号的系统化归功于数学家( A )。
A. 韦达 B. 笛卡尔 C. 费马 D. 丢番图
9. “代数学”一词起源于阿拉伯人 ( D )的著作。
海 巴 瓦
A. 奥马 ・ 亚姆 B. 阿尔 ・ 塔尼 C. 艾布 ・ 法 D. 花拉子米
10. 首先获得三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数学家是 ( C ) 。
A. 塔塔利亚 B. 卡尔丹 C. 费罗 D. 费拉里
11. 费马对微积分诞生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发明的 ( D )。
A. 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B. 求切线的方法 C. 求体积的方法 D. 求极值的方法
共 3 页 第 1 页
12. 以下哪一个问题与微分学发展无关 ?( D )
A. 求曲线的切线 B. 求瞬时变换率
C. 求函数的极大极小值 D. 用无穷小过程计算特殊形状的面积
13. 最先建立“非欧几何”理论的数学家是 ( B ) 。
A. 高斯 B. 罗巴切夫斯基 C. 波约 D. 黎曼
14. 数学家( D )的研究使行列式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数学
对象,因此被公认为是行列式理论的奠基人。
A. 莱布尼茨 B. 克莱默 C. 雅可比 D. 范德蒙
15. 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是( C ) .
A. 柯西 B. 凯莱 C. 欧拉 D. 高斯
16. 将几何同微分方程结合起来,用分析研究几何,又反过来用几何去解释微分方程是数
学家( C )的独到之处。
A. 克莱洛 B. 欧拉 C. 蒙日 D. 拉普拉斯
17. “五次及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不能根式求解”这一结论是由数学家( D )证明的。
A. 拉格朗日 B. 伽罗瓦 C. 高斯 D. 阿贝尔
18. 1861 年,数学家( C )举出了一个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例子。
A. 高斯 B. 欧拉 C. 魏
07级数学史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