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同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情景想象法,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激情导入。
1、生齐背《夏日绝句》。
2、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的作者是(生)其实呀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她不仅诗写得好,词写得那更是一绝,被后人誉为“词国女皇”,与“诗仙”李白,“词圣”李煜并称为“词家三李”。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早年生活,欣赏一首她的(生齐课题)师板书。
初读,领悟大意。
1、把书打开,自由读一读词,注意把词读通读顺。
2、指名读,表扬“兴”读得好,“藕”指导书写。
3、词光读对了还是不行的,咱们还要读出它的韵味。听示范读,画出节奏。
4、课件出示划分,指名读,齐读。
5、咱们这样一读,就有了词的一些韵味儿来了,要想读得更好,咱们还需要把它读懂了,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懂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商量。
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读懂,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温馨提示。(问答)
指名说说诗意。
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画面,来,一起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会动的画。
品读悟情。
你们真能干,自己就能读懂词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围绕“醉”来感悟
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个“醉”字展开的?是什么让他们深深地陶醉了?(板书:醉)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醉”字?
画面1:描绘了一幅“溪亭日暮”图
(1)咱们先来读读一、二句:从哪里读出“醉”字了?
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
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什么时间?(日暮)
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日暮时湖边的美景。
交流: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指导学生读出美,读出诗意)
师: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请你调动想象说一说
(生:喝酒生:做诗、对对子生:看风景。)
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板书: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一件怎样的事啊? (指导学生读出惬意、舒服、高兴)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让我们闭上眼睛带着浓浓的醉意读一读
还有什么让她深深地醉了?我们读下去
画面2:误入藕花深处
(1)误入,什么意思?读出李清照的这份无意。
(2)从“藕花深处”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番。
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样的荷塘使你联想起哪些诗句?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多美的荷叶荷花呀!(读出美和诗意)“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
如梦令教案公开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