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知己——程乃珊》 ( 转载 )
结识程乃珊是在 2005 年 8 月的上海书展上。 她的书——— 《上海 Lady》在书展上签售,
听说我的书《我的配音生涯》也在签售,就过来了。但是她没有来找我们,而是像个普通读
者一样,老老实实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排了两个多小时。有的人认出她来,还拍了她排队的
照片。又被《新闻晚报》的记者蔡颖写成新闻登在了报纸上。我对此深感荣幸,也非常赞赏
她的做派,从此成了朋友。
一
她告诉我们,当她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时,就会自己买票看译制片了,而且多次表
示:“没有译制片,我便不会成为一个作家。 ”
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片, 她还能记起一些镜头和台词。 她说:“青少年时代译制片对
我的影响,已融入我的血液中,深深反映在我今天的创作中。我的中篇小说《穷街》 ,写于
1984 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由于我在中学时代,看过一部保加利亚同名电影。故事已经
不大记得了。 只记得影片中, 有如上海弹格路那样的一条小街, 蜿蜒曲折, 满街晾晒着衣物,
还有嬉闹的孩子,在衣架间穿来穿去,虽然贫穷却充满生活情趣。我还记得影片的结尾。女
主角正在晾晒被单,远征归来的士兵,隔着被单看到了情人美丽的剪影。他挪开凳子上的洗
衣盆,坐了下去,这时女主人公掀开被单,要拿洗衣盆,不意见到了他 ,, 影片戛然而止。
多么美的结尾。 ”
还有一部西班牙影片 《影子部队》 ,描写一群小人物的命运, 如生肺病的画家、 失业的话
剧演员等等 ,, 这位演员为了养家糊口去做建筑工人,从高空摔下,濒临死亡。乃珊还记得
他的台词。他说: “我是个演员,我在世界各地表演过死 ,, 现在,我真的要死了。请大家为
我鼓掌吧。”他的妻子泪流满面, 带头为他鼓起掌来, 一众邻居也相继鼓起掌。 这个演员由邱
岳峰配音。 那个带头鼓掌的妻子便是我配的了。 乃珊说:“这个人物好像是为邱岳峰度身定做
的。”但是邱岳峰比他幸运, 在那样一个时代, 他仍有一方可以发挥他的才智、 宣泄他内心的
平台。他身后有那么多的观众为他鼓掌,并且记住了他的声音。 2008 年,老邱的儿子把邱岳
峰的骨灰从苏州迁回上海,并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落葬仪式,乃珊也来参加了,还和我一起为
他的墓碑揭了墓。
捷克影片 《狼窟》,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战争孤儿杨诺, 被一个小城的市长里德夫妇领
养。里德风度翩翩,他的妻子却是个俗气的、富有的老妇。他们的生活本来如一潭死水,倒
也相安无事。杨诺的到来,使生活有了欢笑、有了阳光。他们一起捉蝴蝶、辨认野花、一起
弹琴、唱歌。这一切唤醒了里德对生活、对爱情的向往。杨诺也非常依恋这位养父。乃珊还
记得其中的两个镜头。一个是,杨诺陪里德妻子和几个老妇打牌,夜深了,几个老妇都睡着
了。镜头的角度把几个人的睡相,拍得特别狰狞而丑陋。乃珊说: “这个镜头,让人觉得,杨
诺处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比挨打挨骂更令人不堪忍受。 ”还有一个镜头, 杨诺看着里德夫妇的
照片,由于照片镜框玻璃的反光,杨诺的形象正好叠印在里德妻子的上面,使那张照片看起
来更像里德和杨诺的合影。
二
乃珊还说她非常喜欢法国片《没有留下地址》和前苏联根据契诃夫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拍
摄的《带阁楼的房子》 。我也非常喜欢《带阁楼的房子》 。我一向喜欢俄
苏秀知己——程乃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