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和羊群效应
我们理解的社会认同一般更接近社会尊重,比如我们的工作价值需要得到社会认同、个人地位需要得到社会认同等。查理·芒格在人类误判心理学中提到的社会认同倾向,更接近于我们说的“从众行为”或者“羊群效应”。
《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有个例子:假如你跟同伴去采集野果,突然听见有动物的吼声后,几个同伴都跑了,你会停在原地,挠头思考你看到的是一只狮子,还是一只没有危险的动物?不,你会跟在你的同伴后面,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在很多时候,从众行为是简单有效的快速决策方式,特别是在决策信息缺乏并存在决策压力的情况下。但群体的从众行为并不都是有效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近些年出现的踩踏事件多与这种从众行为相关,比如华山游客被挤下悬崖、龙庆峡冰灯踩踏事故等,基本都是大众群体在出现“险情”时的慌乱和从众导致或者放大了灾难结果。
另外,有些人会利用人的从众心理进行商业行为,比如广告。一些高明的机构或公司会采用“乐队花车宣传法”。乐队花车翻译自英文的bandwagon,也就是在花车大游行中搭载乐队的花车,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这些机构或公司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氛围,要求阅听人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如加多宝的广告: “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配方正宗,当然更多人喝”。
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1)当情境模糊不清时。这是最关键的变量,当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反应、适应的行为、正确的观点时,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2)当情况处于危急时刻,而且常常与模糊情境同时发生。这时,我们通常没有时间可以停下来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但又需要立即行动,就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照着做。(3)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人们往往愿意听从权威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等。
投资投机领域的特点很好地吻合上述三个从众心理的原因,所以这个领域内从众行为非常普遍。如果没有大量参与者的从众行为,股票、房地产、黄
从众和羊群效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