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系统与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作用、组成和类型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规则
信息系统管理
案例分析
理解系统
理解系统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要素:组成系统的事物;
关系:要素之间的联系、制约;
环境: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外部事物的总体;
系统具有一定的目标与功能;
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
系统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
系统的特征
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层次性。
是指系统的一种共性结构特征。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总系统→若干子系统(相互作用)
这些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关性。
各元素共同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的特性。整体> 部分之和
系统具有一定目的与一定功能,并相对独立——目的性。
系统的功能也是区别各个系统的标志。
系统满足环境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适应性。
通过自发的新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组织功能和时空结构--自组织性。
另外,还有突变性。一个系统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从系统整体与部分、功能与结构、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出发考察事物。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
:七个逻辑步骤。
(1) 问题描述(2) 确定目标(3) 系统分析(4) 提出方案(5) 方案优化(6) 决策(7) 实施计划
:七个阶段:规划阶段、制定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实验阶段、运行阶段和更新阶段。
:知识是系统方法的基础和保证,系统方法需要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共性知识和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不同专业门类的知识。这些共性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构成了系统方法的知识维度。
信息
信息的定义:一般认为,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首先,信息反映的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其次,信息是可以通讯的,信息通讯是客观事物联系的基本方式之一;第三,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相结合,可以形成知识。
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信息可定义为: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
在信息运动过程中,信息的发生者称为信源,信息的接收者称为信宿,传播信息的媒介称为载体,信源和信宿之间信息交换的途径与设备称为信道。信源、信宿与载体构成了信息运动的三个要素,当然在信息运动过程中,由于事物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信源与信宿也是相对而言的。
“信息论”的一般通讯系统模型
信息传递模型的要素
信息源
信息的载体和传递渠道
信息接收渠道
信息接收者
噪声和屏障
信息传递特点
信息传递效率
效率高
信息传递方式
信息传递渠道
信息传递方向
信息传递噪声
多种方式
多种渠道
双向交互
传递屏障
开心农场与病毒式营销
第一章 绪论--系统和信息系统(赵志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