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伴我成长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书籍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努力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味,在师生中开展阅读行动,使师生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如何使读书成为校园文化主旋律,成为学生发展的主动力?我结合我校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的经验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让书香弥漫校园每个角落。
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构建书香文化环境,使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让“书香“成为滋养教师心灵、养育教师精神的丰盛大餐,让“书香”成为融入学生灵魂、营养学生一生的精神食粮。
1、构建会“说话”的校园环境。会说话的“古诗词”长廊——古诗洋溢着古典文化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会说话的楼梯:——“请靠右走”,徜徉着礼让的文明;会说话的校园书香文化广场——是师生、生生读书交流的好地方;会说话的小草——“如果你是好孩子请别弄痛我! ”,让人明白“书中有生命”;会
说的墙壁——师生的作画作品系着浓浓的师生情。“书中传情”,让学校的每个角落、每堵墙都“活跃”起来,成为孩子们的书中乐园,建造浓厚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
2、浇灌“书林绿野”的图书室。建设现代图书室,宽敞的图书室里,古诗文诵读、经典文学名著欣赏、中外教育名著、青少年读物的书籍书、电子书应有尽有、资源丰富,“书林绿野”可以满足全体师生的精神需求。学校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完善图书室,坚持全天候借阅,并合理安排阅览室阅读时间,让班班、生生都有机会到阅览室看书,专业的图书管理员选择性给学生推荐新书目,向学生借阅,让学生读到最有价值、最能感动人、最富有时代气息的书籍,阅读到最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的书,阅读最适合个性发展的著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培植“德育种子”的图书角。建立了“流动图书角”: 在班级、教室走廊、教学楼大厅……乃至小小的消防栓都能建成了“小小图书角”。通过发动学生捐图书和到图书室借阅图书两种办法丰富藏书量。这些图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年龄特点、方便学生阅读。每班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制定图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借阅,教育学生看书,起到了“以书养德”的目的。为使资源共享
,还开展全校“图书漂流”活动,形成横了全方位、持续性的读书格局,让校园洋溢着书香分享生命的魅力。
4、建立“读书奇葩”的班级黑板报。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这一平台,开设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读书感想,或展示优秀习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刊登自己撰写的优秀习作,不仅增强了学生读书的自信心,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还定期开展了“书香”手抄自办小报评比,对于培育学生读书兴趣起到了很好的鼓动作用。
二、让活动熏染每个心灵。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平和,精神的慰籍。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读有所得、写有所感”。
(一)、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活动。
校园里全面开展“好书伴我行”主题的“晨诵午读”读书活动,早晨,步入校园走进教室,往日打闹的习气已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从教室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展现我校“晨诵午读”的书香气息。中午,同学们走进教室,拿出课外书籍,步入书海,默
书香校园伴我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