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席、评委及在场各位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选择越多越痛苦。
开宗名义,选择是指人主观上意识到的选项,痛苦指的是人的负面情绪。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目标,选择个数的增加是无意义的,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人在没有明确目标时,选择个数增加的情况,当选择的个数越来越多,没有目标的人会更加迷茫,在做出选择时感到的痛苦会更加强烈。
首先,做出选择即意味着舍弃,选择越多,舍弃越多,痛苦也随之增加。当人面临多种选择时,其考虑某种选择的利益,必然会与其他的选择做出比较,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从经济学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要失去其他选择带来的可能性和利益,那么,人的整体满意感就会下降。选择越多,意味着人看到的可能性和利益越多,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感受到的损失越多,失落感也越强烈,也就越痛苦了。
其次,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选择的时机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否认,选择必将带来比较,随着选择个数的增加,为了按照自己的标准评判选项的好坏,纳入比较范围的因素也就随之增加,选择时的痛苦感也就随之加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选择个数的增加等价于精力、时间投入的增加,这将会加深人的迷茫感。正如真理往往容易被掩盖,合适称心的选择更是难以决断,就像选衣服,选择越多,需要比较的因素也就越多,因为精力时间的限制,想要称心如意便更加困难。心中需求难以与现实选择达成统一,这便会使人痛苦,精力时间的不变与选择个数增加之间的不协调,也使得人越痛苦。
最后,人生活在社会中,由于某些因素,比如社会压力,使原先没有被意识到的选项被纳入考虑范围。在这种情况中增多的选择就往往是建立在个人的无奈和不甘之中,这就是一种痛苦的。就如南唐后主李煜,他最初的选择只有写诗作词,但因某些政治因素,他不得不将做皇帝纳入选择范围,这必然导致痛苦、不甘,某种程度上这也导致了他做皇帝时的心思不正。以此看来,被主观意识到的选择越多,并非只是人生机会的增多,这并不一定是能带来幸福感的,却恰恰意味着人生的迷茫和人对于外界的无可奈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很难感受到幸福,反而滋生出一种消极感。这往往会带来人的痛苦,也极有可能导致个人对其所做的选择难以尽到责任。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选择越多越痛苦。
选择越多越痛苦一辩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