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昀频繁的课堂教学手段,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把数学探索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方法,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不少问题却仍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提问过程中的“度”。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课堂提问注重“新颖”。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著地探索。
所以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教师是经过精心构思,选择新颖巧妙的角度,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知识融汇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教师如果说:“12除以3等于几? ”这样的说,学生则不会感兴趣,如果改成:“老师奖励给3名学生12支铅笔,平均每人分得几支铅笔?
”教师这样提问,学生马上就有了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课堂提问把握精度。课堂提问选择在何处问才昀有效?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提问只会令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精”―就是“问点”要设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以及规律的探求处。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27,×,再设问:“这道题与前面学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积的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为什么? ”问法要简洁明了,简单合理,语言精练,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问题实质,思考问题,从而解答问题。
三、课堂提问设置坡度。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推进,让学生迎难而上,并且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获得新知、体验成功的愉悦。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数263,这个数有没有小数点? ”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教师及时启发:如果小数点在“2”的后面,整数部分变成了几?小数点点在“6”的后面呢?如此深入的提问,学生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是不难找到答案的。
四、课堂提问注意角度。角度一变“天地宽”,教学中,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自由提出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见解,既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能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学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一年级同学在老
师的引导下完成了2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教师提的问题为:从表中,你有什么细小的发现吗?
横着看,有什么发现?
竖着看,有什么发现?
斜着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设置多角度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多角度思考,让启发性问题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