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象征性是中世纪艺术创作的首要原则.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象征性是中世纪艺术创作的首要原则 。例如,法国圣丹尼斯教堂环绕
着歌坛的 12 根圆柱象征着 12 使徒,后堂回廊的圆柱象征着 12 位主
要先知。早期哥特式建筑沙特尔主教堂出自 <圣经 >人物的人像柱,
象征基督舍身之死。 一般教堂都有的三座塔楼象征圣父, 圣子, 圣灵
的 “三位一体 ”。壁画和镶嵌画中的牧羊人象征着救世主基督, 叶子象
征获救的灵魂,其他如十字架如十字架,鸽子,羔羊,鱼都有象征意
义。可以说, 中世纪艺术的整体就是象征: 它的艺术形象的感性形式
象征神的精神性。
中世纪艺术象征性的基础是美学上的象征理论。 斐洛,克莱门特都涉
及过象征理论, 伪狄奥尼修斯则对它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中世纪的
美学家对象征理论情有独钟有其必然性。 首先,他们认为信息的传播
具有等级性。人们象征地,寓意地理解 <圣经 >本文,原因在于信息
由上帝传达给人时, 必须对信息进行根本改造。 信息载体发生了重要
的变化, 它由精神载体变成物质载体, 精神含义进行根本改造。 信息
载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它由精神载体变成物质载体 ,精神含义隐
匿在象征中。其次,中世纪的美学家认为世界的存在具有神的先验怕。
上帝的先验本质在人的每一件造物, 行为,词语和形象中 “显现 ”出来。
上帝在象征中得到显现, 因此,象征具有宗教意义和认识论意义。 此
外,象征还具有审美意义。 象征的审美意义产生于象征的目的二律背
反说。
伪狄奥尼修斯提出象征目的的二律背反说。 一方面, 象征的目的是彰
显,揭示真理, 从感性知觉的有限对象中体味到无限的含义。 另一方
面,象征又是一种遮蔽和掩盖, 它使不可言说的真理隔绝于不配认识
真理的人。那么象征是怎样实现这两种相互排斥的目的的呢?按照伪
狄奥尼修斯的解释象征中隐匿着美 ,这种美引导人认识精神的光。
也就是说, 对象征的知觉是通过美和光的形式进行的, 因而是充满情
感的,是审美的。不过,这里说的不是象征的外在形式美,面是象征
的精神美。 这种美只有善于审视象征的人才能看到, 对于不善于审视
的人来说, 象征只是对真和美的阻隔。 伪狄奥尼修斯认为自己的任务
就是解释象征的多样性,否则,许多象征就是难以思议的。
中世纪的象征理论和希腊罗马的模仿理论已有很大的不同。 针对希腊
罗马的艺术模仿说,伪狄奥尼修斯提出了 “不可模仿的模仿 ”和 “不似
之似 ”的原则。所谓 “不可模仿的模仿 ”指艺术以感性开式再现精神的
精神力量的某个特点, 由于这种再现, 人在某某种程度上认识了神的
精神力量。 然而,这些形象要真正达到与神相似还是差的很远的, 因
为神高于一切存在和生活, 他作为原型是根本不可模仿的。 为了显示
不可见到 的和不可表现的原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似的描绘。拜占
庭绘画中人物的形体 被拉长,画中圣徒都是静态的,其背景是非自
然的金黄锴,这些抽象的,非物质的,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手法,旨在
使知道觉者不要把绘画和现实联系, 不要把智慧停留在绘画本身的图
象上。 如果希腊的模仿中强调美与和谐的因素, 那么,伪狄奥尼修斯
认为,不似的形象中应该完全没有这些因素,以免知觉都 为这些因
素所吸引, 把原型想像成物质形式, 拜占庭绘画描绘的是肉体, 表现
的却是灵魂。

象征性是中世纪艺术创作的首要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