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难点: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一、课文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你先来思考一下,首先确立题目,再到你所选用的材料,你的观点……
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三、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四、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
2、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论证思路(文章结构)
以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的话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第1~3段)
教育家:“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宗教家造神
艺术家造石像
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
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正反论证
宗教家造神
艺术家造石像
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太无能
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八大山人
飞帝亚斯
米开朗基
《易经》
《正气歌》
《国际歌》
雷塞布
莫扎特
爱迪生
帕斯加尔
曾参
惠能
玄奘
哥伦布
莫扎特
歌德
古语
借口
反驳论据
外部
环境
主
观
因
素
举例论证
本部分采用的论证方法:例证法
第二部分(第4~10段)
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三部分(第11段)引用罗丹的话,生发开来,进一步正面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提出创造宣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五、结构分析
1、阅读课文,请说说文章的文体。
答案: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讲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驳论性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的文章。
2、驳论文有什么特点?
答案: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
讲解:驳论文除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
创造宣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