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留白”处处精彩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里明确指出,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新授课的时间应该在十多分钟左右,留出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留白”;教学策略
“留白”,即留下空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中国的写意画,经常会在浓浓淡淡的笔墨中,留下大片空白,让欣赏者自己去想象和补充,那就是绘画艺术中的“留白”。“留白”的艺术,并不是画家的专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需要给学生“留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留白”这种机智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充裕的时间去实践与操作、思考与探究。“留白”不是空白,也不是简省,更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引而不发,是铺垫和蓄势。
一、“留白”问题的提出
不少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基本流程是:教师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完成,教师加以点评或评讲,这样一堂课也就完成了,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那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接受,而根本无创新性、无自主学习可言。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促进者,促进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不是讲得越多越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
“留白”,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尝试的余地,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去发现,要激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留白”艺术,适时地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激励学生产生创新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留白”艺术的时时应用
――导入“留白”
课程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一堂课的开始就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到课堂内容上来,教师就可以为上好本堂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把“留白”巧妙地运用到导入部分,有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拉开学习的序幕。
例如,在Word教学《美化文章》中,在导入时我出示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学生看了以后马上提出问题――文章缺少标题,我立即在文章的开头添上了题目。可是紧接着又有学生提出了意见:“我们已经学了艺术字,可以把题目设置成艺术字,那样更漂亮。”从而自然而然地让教师接上话茬:“是啊,文章这么优美,我们更要添加一个漂亮的标题。”
课堂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使学生在逐步“留白”中自然的进入新知的教学中,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探究“留白”
古语有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身有鱼享用。因此,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势必在我们的教学中要“留白”。这样学生才会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例如,在Word教学《修改文字》这一课中,我讲解了从网上将文字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并且设置了文本框的大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一操作。于是教师
时时“留白”处处精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