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分析
封建制度、宗法制度、礼乐文明和井田制度是西周历史的重要结构。周族以渭水流域之一“小邦”,灭殷之後,实行分封,以控制广大的东方土地。
封建制度以分封为基础,天子授予诸侯土地、爵位,诸侯再以其土地授子卿大夫、士,庶人或奴隶为直接的生产者。
宗法与礼乐,配合封建制度,区分大宗小宗,确立嫡长子为法定继承人,并以礼乐来规范贵族的行为。西周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究竟如何,近代学者颇有争论,但它是封建制度下的经济基础,应无问题。宗法、礼乐、井田的实施,使封建制度得以巩固。
库文档分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西周的建立—武王克商。
知道周朝的政治——封邦建国:
知道周朝的经济——井田制度、土地轮流种植。
知道周朝的文化——周公“制礼作乐”。
库文档分享
二、教学目标
理解周朝的政治——封邦建国,一种新的国家政治体制诞生,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留下极其深远的影响。
理解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
库文档分享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西周的封建社会”,使学生初步或基本懂得以时间(公元、王朝和按生产工具、文化类型、经济特征、社会形态划分的时期)、空间为纬度(基础的自然地理区域与方位、重要的行政区域与方位),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为类别,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库文档分享
二、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周公“制礼作乐”,培养学生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及在实践中寻求真理,促进人类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的态度。
库文档分享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封邦建国
说明:政治体制的完备是国家机器完备的条件之一。西周的“分封制”是一种新的国家政治体制诞生,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留下极其深远的影响。
库文档分享
三、重点难点
难点:周公“制礼作乐”
说明: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不会有儒家的历史源渊。没有儒家,中国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后人称周公曰“文”!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周公,他一个人也做不出许多伟大事业来,但他是这许许多多事业中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越多,文明越昌盛;否者衰,这是一般人都了解的道理。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库文档分享
四、过程设计
导入:人生三大喜事:金榜提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还有“五百年前是一家”,说明对血缘关系的强调已经深深积淀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这一思想的根源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有关,而西周宗法制的三大支柱是:分封制、嫡长继承制和宗庙祭祀制(礼乐文明)有关,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导入新课。
库文档分享
四、过程设计
新课教学:
(一)封建制度
1、西周的建立—武王克商公元前1046年
2、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
1)概念:
2)内容(西周地图)
3)评价:
4)解体的原因
库文档分享
四、过程设计
库文档分享
西周封邦建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