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潮汕嵌瓷装饰特色研究以潮州开元寺为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潮汕嵌瓷装饰特色研究以潮州开元寺为例
摘要:嵌瓷是粤东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的独特装饰形式,它的产生和流行与潮汕的特定经济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联系密切,本文以潮州开元寺的嵌瓷工艺装饰作为考察对象,试图通过这些嵌瓷作品表现的丰富多彩来认知它背后的潮汕独特文化和审美取向。重点探究粤东潮汕嵌瓷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嵌瓷工艺特点的来源。同时也对嵌瓷所展现的民俗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潮汕地区;嵌瓷;开元寺;文化
1 引言
中华民族地域广阔,各个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风格与艺术形式,在粤东潮汕地区,存在着绚丽民间艺术中的一大瑰宝――嵌瓷。
潮汕地区指的是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潮汕地区东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天然港口众多,海域广阔,是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马克思都曾说过“汕头是远东唯一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港口”。粤东潮汕地区同时又是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唯一交汇的地方。商业气息和海洋文化浓郁,同时享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美食之乡”等美称。
自元代开始,潮汕地区土著居民和外迁的中原移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潮汕民系,至清中期,人口多,土地少已在潮汕达到顶峰,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得精益求精,因此“耕田如绣花”成为当时潮汕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潘鲁生先生说:手工艺除了展示其本身,它也在展示一种人文习俗和生活方式。在精益求精的影响下,大众行为方式和审美要求也逐渐发生改变,这时期精雕细琢的潮汕民间手工艺术风格随之而生。
嵌瓷是一种以瓷片为主要原料制作,并装饰(粘附)在潮汕传统建筑物上的装饰物,它主要分布于建筑的屋脊、檐头、照壁、山墙上。由于潮汕地区自古便是陶瓷的重要产销地,其中在陶瓷烧制过程中有许多会破损废弃的陶瓷,聪明的潮汕先民将这些陶瓷剪成瓷片加以利用,粘贴在建筑物之上作为装饰。清代后期,嵌瓷艺人与陶瓷作坊合作,特地烧制较薄的低温瓷碗,施加各种彩釉,专供剪贴之用,这时期,嵌瓷颜色更加丰富绚丽。
潮汕气候湿润,滨临海岸。人们发现用水泥、沙子、红糖、纸混合而成的糖水灰能够使得建筑物墙体更加坚固,从而抵挡潮水洪涝的侵蚀,与此同时,潮汕先民也发现用这种糖水灰粘贴瓷片在建筑物上,粘附力强,及其牢固。而且糖水灰弹性和塑性都比较适合用在人物的面、手等曲折部位。正是糖水灰的出现,使得嵌瓷置于露天,经多年风吹日晒仍能粘贴牢固得以实现。
明末清初,潮汕地区本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迁出的海外华侨回乡建屋的影响下,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油然而生,加之潮汕远离统治中心,不受封建建筑形制约束。俗语有“潮州厝,皇宫起”。在清代嘉庆《澄海县志》中曾描述“望族喜营屋宇,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夺壮丽,不惜资费。”从中可见当时建筑装饰与身份高低和用祠堂装饰以显富裕的风气。由于大规模的民居、祠堂需要进行装饰,而雇主们攀比成风,以示豪华荣耀,潮汕嵌瓷得以兴盛发展,嵌瓷越来越精细华丽。
2 开元寺嵌瓷装饰研究
开元寺是潮汕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寺庙,保留了潮汕最精美的嵌瓷作品。它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开元路,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

潮汕嵌瓷装饰特色研究以潮州开元寺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