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70万吨1790冷连轧车间工艺设计
一、选题背景
国外的冷轧发展很早,始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到了冷连轧阶段。我国发展较晚。开始于1960年,首先建立了17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以后陆续投产了12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MKWl400mm偏八辊轧机、1150mm二十辊冷轧机和1250mmHC单机可逆式冷轧机等,70年代投产了我国第一套1700mm连续式五机架冷轧机,1988年建成了2030mm五机架全连续冷轧机。近年来我国各地新建和筹建的百万吨级冷轧厂很多,生产设备技木水平已由只能生产低碳薄板而发展到能生产高碳钢、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耐热冷轧薄板、镀锌板、涂层钢板、塑料复合薄板和硅钢片等。
1978年以前,我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比较薄弱,仅鞍钢和太钢有几台单机架可逆轧机可以生产宽带钢,轧机不仅效率低,装备水平也差,
产量无法满足相抗衡。1978年初,从原西德等国成套引进的1700mm冷轧设备(同时引进了一些专利技术)在武钢成功投产。该机组可年产75万t冷轧薄板、15万t镀锌板卷、10万t镀锡板卷。这套适用于冷轧工艺全过程的先进设备,无论从机械制造、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仪表、检测元件等都汇集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从此,我国冷轧生产技术跨入了一个历史性飞跃发展的新时代。
冷连轧技术的发展现状
钢材在热轧过程中的温降和温度分布不均给生产带来了难题,随着钢板宽厚比的增大,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要保证良好的板形也非常困难,而冷却上的差异引起的轧件首尾温差往往使产品尺寸超出公差范围,性能出现显著差异。当厚度小于一定限度时,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温降剧烈,以致根本不可能在轧制周期之内保持热轧所需的温度。
热轧板带材当厚度小到一定限度(例如小于1mm)由于保温和均温的困难,很难实现热轧,并且随着钢板宽厚比的增大,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要保证良好的板形也非常困难。热轧过程存在氧化,表面质量不良。冷轧的表面光洁度可以很高,不存在热轧温度变化和温度不均的弊病,还可根据要求赋予各种特殊表面。通过合理的变形和热处理生产某些板。
现代热连轧机,,。而冷轧则不存在热轧温降与温度不均匀的弊病,可以得到厚度更薄、精度更高的冷轧带钢和冷轧蹿板。
—,作为镀锡原板,—。—。。—,—,—,这些产品甩热轧方法是不可能生产的。从厚度精度上看,现代热连轧厚度通常为士50μm,而现代冷连轧板厚精度高达土5μm,比热轧厚度精度高10倍。从板形方面看,热轧板带平直度为50I(1I单位=10-5相对长度差),而冷轧板特别是现代化的宽带钢冷轧机轧制的带钢,其平直度能控制在5—20I以内。而且冷轧的表面光洁度可以很高,不存在热轧温度变化和温度不均的弊病,还可根据要求赋予各种特殊表面。通过合理的变形和热处理生产某些特殊性能的重要产品。
我们按冷轧带钢生产工序及联合的特点,将全连续轧机分成3类:
1)单一全连续轧机:就是在常规的冷连轧机的前面,设置焊接机、活套等机电设备,使冷轧带钢不间断地轧制。这种单—轧制工序的连续化称为单一全连续轧制。
2)联合式全连续轧机:将单一全连轧机再与其他生产工序的机组联合,称为联合式全连轧机。若单一全连轧机与后面的连续退火机组联合,即为退火联合式全连轧机;全连轧机与前面的酸洗机组联合,即为酸洗联合式全连轧机。
3)全联合式全连续轧饥:是最新的冷轧生产工艺流程。单一全连轧机与前面酸洗机组和后面连续退火机组(包括清洗、退火、冷却、平整、检查工序)全部联合起来,即为全联合式全连轧机,全联合式全连轧机是冷轧带钢生产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它标志着冷轧板带设计、研究、生产、控制及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第一类轧机产量高,但是与其他环节衔接不连贯,总体工艺复杂。第三类轧机的产量最高,生产周期最短(从投料到产出成品只要20分钟)。但是它的自动控制水平非常高,技术不易掌握,且产品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任意环节出错均影响整体生产,很难维护。第二类中的酸洗联合式全连轧机兼顾了第一,第三类的优点
年产70万吨1790冷连轧车间工艺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