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燕飨诗
重点掌握:关于燕飨诗的研究掌握:燕飨诗的发生、分类及政教作用
第一节燕飨诗的发生、分类及政教作用
周代是农业宗法社会,宗族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适应这种农业宗法等级制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周代礼制极为宽泛,据《周礼》记载,当时把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统称为五礼。其中嘉礼是用于融合人际关系、沟通感情,联络友谊的礼仪,它的内容比较复杂,包括婚礼、冠礼、飨燕、立储、宾射等等礼仪。
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古代嘉礼中飨礼、燕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为礼仪诗或宴饮诗。它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根据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
飨礼是周天子在太庙举行的一种象征性的宴会。飨以大牢招待宾客,规模盛大,但并不真吃真喝,献酒爵数也有一定限制。如《小雅·鹿鸣》描写了周王大宴群臣嘉宾的盛况。
燕礼应用最广。在主宾献酒行礼后可开怀畅饮,至醉方休。如《小雅·宾之初筵》描写了领主贵族宴饮的全过程,并讽刺他们饮酒无度失礼丧德。
乡饮酒礼多指诸侯乡大夫的宴饮之礼。反映乡饮酒礼活动的诗有:《小雅·常棣》,写宴请同族兄弟,并反复申述兄弟应该相互扶持团结友爱。
燕飨诗的价值:
(1)燕飨诗的政治价值: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燕飨诗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政权,是要通过诗歌的形式告诫人们要遵循燕飨礼仪,实现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作用。如《小雅·鹿鸣》中“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是写群臣嘉宾赞美惠爱周王,并向周王进谏有益的治国之道;“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则是写周王夸赞群臣嘉宾道德高尚,美名远扬。君臣之间相敬以礼,相爱以德,相互赞扬称颂自然会有益于消除隔阂,融洽关系,有益于治理国家。不仅君臣之间需要沟通情感,同心协力,就是兄弟族人、朋友故旧之间也需要互相扶持爱护,才会有所成就,燕飨诗中便屡屡表现人们的这种普遍愿望,如《小雅·常棣》希冀通过燕飨增进兄弟情意;《小雅·伐木》企图通过燕飨结识朋友知心。
第二节关于燕飨诗的研究
(2)燕飨诗的历史价值:记载古代燕飨礼的程序仪式。燕飨诗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记载了许多燕飨之礼的程序和仪式,是我们研究周代礼制的重要史料。如《小雅·宾之初筵》中记载的三爵之礼,就是古代燕飨中必经的程序。 (3)燕飨诗的审美价值:
一、和谐欢快的风格;
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组单纯反映古代燕飨活动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它们真实地展现了燕飨活动的场面,表现出燕飨活动中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如《鹿鸣》反映了宾主之间的和谐融洽,而《常棣》则描写了众多兄弟欢聚一堂的喜悦和睦。
其次,燕飨诗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席上的贵族形象,如《小雅·伐木》中慷慨好客、敦厚热情德主人;《小雅·鹿鸣》中文质彬彬、谦恭有礼的宾客;《宾之初筵》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群腐朽虚伪、丑态百出的贵族醉鬼的形象。
《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々。是曰既醉, 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grams/view/cuEBEoDHHBs/
这首诗是描写贵族饮宴场面的,客观上暴露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礼节的虚伪和生活的腐朽。首章写贵族们在饮宴和奏乐中比射,这是他们所谓的“射饮”;次章写贵族们在乐舞中祭祖求福,然后边射边饮,这是他们所谓的“祭饮”;在这两种饮宴中,与饮者是彬彬有礼的,而在下两章所写的饮宴中,与饮的贵族们便是洋相百出了。诗人细致地描写了他们未醉、刚醉、烂醉的变化,可谓穷形尽相。未醉时一个个衣冠楚楚,斯文道学的;一旦醉了,便乱糟糟地离开座位,大舞起来;到了烂醉的时候,更大喊大叫,打翻菜肴,弄得笾豆狼藉不堪。并一个个斜戴着帽子,歪歪倒倒地乱蹦乱跳,没有一点德性;最后一章表现诗人对这种无节制的饮宴的不满,提出纠正的措施。可见作者当是
五章燕飨诗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