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般若化二执徐恒志居士著.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般若 化二执 徐恒志居士著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 不免发生种种烦恼习气, 造成无量的痛苦和不安。 从佛法的观点来分析,
产生这些烦恼习气的根源,主要是我执和法执(也叫人我执和法我执)所造成。由于这二种
虚妄和执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证常住真心,以致无始以来,生死流转,受无
量苦!・・・
学般若 化二执
徐恒志居士著
(一)
(二)
(三)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 不免发生种种烦恼习气, 造成无量的痛苦和不安。 从佛法的观点来分析,
产生这些烦恼习气的根源,主要是我执和法执(也叫人我执和法我执)所造成。由于这二种
虚妄和执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证常住真心,以致无始以来,生死流转,受无
量苦!所以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 ‘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愚痴迷惑,
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
(一)
在谈化‘二执’之前,有必要对二执涵义,作一些叙述。
经中所说的妄想, 即是我们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 所说的执著, 即是第七末那识的我执。 (包
括人我执和法我执。 成唯识论述记说: “人我执中即有法我, 人我必依法我起故。 ”)我执是从
身上起执著,法执是从法上起执著。
具体来说,所谓‘我执’ ,是我们对于新陈代谢、变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是能自在
主宰的实我。 这主要是由于自心污染、 暗昧, 不能了达身心等现象, 莫非是各种因素的合成,
由于在本无实我中妄生执著,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各种烦恼、迷惑。这些烦恼可
以概括为‘见惑’和‘思惑’ 。
‘见惑’可分为五利使和五钝使。前者就是身见(也叫我见) 、边见、邪见、见取见(即固执
自己的恶见及所依五蕴以为最胜) 、戒禁取见(即固执不合理的禁戒及所依五蕴以为最胜。 )
五种;后者就是贪、嗔、痴、慢、疑五种。利使如刀口,钝使如刀背,利使的造业,是与钝
使分不开的。 所以到了初发无漏智慧的小乘见道位 (即初果),不但迷于无常、 无我等真理而
起的‘亲迷之惑’——五见与疑,一时顿断,而依于五种妄见所起的‘疏迷之惑’——贪、
嗔、痴、慢四惑(如对五见贪著不舍;有人反对五见便生嗔心;不知五见纯属错误;认为五
见是正确的而生骄慢。 )也同时断尽。 因为这利钝十使是见道位中所断之惑, 故叫‘见所断惑’ ,
简称‘见惑’。至于依于妄情而贪著一切可爱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贪、嗔、痴及慢,是小乘
修道位中进一步思维、修习真理,渐断的惑,故叫‘修所断惑’ ,简称修惑或‘思惑’ 。以上
‘见思’二惑(粗惑) ,生灭不息,对各种事物产生分别贪爱,障碍本不生灭的性体,因此也
叫‘烦恼障’ 。烦恼障能障涅槃,招致三界内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 。
所谓‘法执’,就是虽能了达‘人我’是空,却固执一切诸法以为实有,不能了达一切事事物
物都是随著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正像水(液体)在○度C时,可以变成冰(固体) ,而在
一 度C时,便可变成水蒸气(气体) ,客观条件(温度)变化了,事物便随著起变化。楞
严经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既然缘生缘灭都是虚妄,所以生即
无生,灭也无灭,都无自性,所谓‘法我’也是空的。造成法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见思粗
惑虽去,而尘沙

学般若化二执徐恒志居士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