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届全国声像资料检验鉴定技术交流会论文选第五部分模拟画像
相似人像匹配法质量把控初探
甘锦文谭国清
广西梧州市公安局梧州 543001
摘要:模拟画像作为刑事侦查的新型手段日益推广并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刑事案件侦查中去。提高模拟
画像的成功率及质量把控提到了规范化的日程,笔者将几年来模拟画像的质量把控过程做了整理和归纳,
拟出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质量;标准;评价
众所周知,制作模拟画像是一种口语表述而形成的形象记录,至今尚未形成一种质量控制
的标准,侦察应用部门对该技术的评价无一统一的认识,从而制约了其发展的进程。
《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制作规则》要求, 表明宜在案发后 24 小时内制作模拟像。实践
中该指标很少能达到,特别是在发案地无制作人员的情况下,大多数会在三至五天才会想到
制作模拟像,从而失去了最佳时间。总结笔者这些年的实际案例,认为质量把控的诸多因素
中,时间这一条件因素,因人而异,现统计如下:
名称目击者描破案结果
案发时间制作时间
序号述相似度相似度
1 2011 年 2 月 27 日 2011 年 3 月 11 日 70% 85%
2 2010 年 10 月 16 日 2010 年月 10 月 19 日 50% 50%
3 2009 年 3 月 26 日 2009 年 3 月 29 日 60% 90%
4 2008 年 7 月 15 日 2008 年 7 月 19 日 70% 60%
讨论:
1、相似人像匹配法,由于其从相似人像库中找出完整照片,以整体辨识为基础,其信
息含量最高,最符合人视觉辨识的要求,因而信息量最高。它以建人像库为基础,以检索符
合目击者描述的对象为关键。如案例1:2009 年 3 月 26 日我市新利华轧钢有限公司发生一
起盗窃案,放在该公司保险柜的 178 万元现金被盗。走访得知,当日凌晨 5 点,四名男子从
长途客车站雇二部出租车往贺州方向,其中一人背黑色大背包,各种迹象表明,此四名男子
有重大作案嫌疑。案发后第三天,制作嫌疑人模拟像,迅速用于布控及访查,案发后第五天,
我支队侦查员带着模拟像,来到距发案地 XXX 公里外的广东清远市连南县访查,当地警察
即认出,该模拟像与该县大横龙村 26 号的房荣新相符,再查,破获此案,追回赃款
万元。
5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届全国声像资料检验鉴定技术交流会论文选第五部分模拟画像
模拟画像房荣新身份证照片
2、模拟人像的质量把控中,口述人形象思维能力的测试环节极为重要。一方面制作人
要认识口述人的感知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又要在制作人与口述人的对接上
相似人像匹配法质量把控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