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89-02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老年阶段(≥60岁)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老年人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需要我们特殊对待。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数量日趋增多,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面临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心理因素对人体既有导致疾病的作用,又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适当加以疏导,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多,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伴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护理理念的提出,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日益显得重要。
1 老年人患者的心理表现
孤独和失落老年患者入院后失去了与同事们的交流,多数子女工作繁忙,不能陪护,且仅仅对于患者在物质上有所照顾,却忽视了精神上的交流。尤其是没有另一半的老年患者,一旦患者生病住院,孤独和失落的感情立即涌上心头。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不感兴趣,自制力减弱,性格急躁、易怒、心悸、失眠。
焦虑和抑郁:老年患者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亡的威胁,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心理。入院后医院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担心,焦虑抑郁情绪增加。
自尊心强的老年患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曾今事业上成功、得到下属的尊敬,退休后仍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喜欢坚持己见,回忆年轻时的工作、生活。如果不被重视,易产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
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容易生气:老年患者性格上的改变,与老年患者的大脑退化有密切关系,所以出现控制能力的下降,容易生气。
多疑性格:有些老年患者无精神寄托一旦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绪无法得到发泄,无法恢复内心的平静。常常会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无关的事件凑在一起,或者有意地制造出某些事情来证实自己的成见,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
2 老年患者的护理措施
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应保持病室清洁幽静,地面干燥不滑。患者入院时病室环境的陌生,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因此,当患者进入病房时,床位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自我介绍并介绍床位医生,病室的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及同病室病友。使患者能迅速的融入这个小社交圈并使患者感到受尊重和重视,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密切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尤其是床位护士应该积极热情地关怀患者,真诚地帮助患者解决住院期间遇到的困难,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得到一定的满足。注意沟通技巧,对老年患者的称呼要尊敬,且要符合患者的身份及其内心的期待。任何护理操作必须要考虑老年患者的感受,不厌其烦地与之沟通,积极取得其配合。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