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胜心太强怎么办
案例:
我家孩子5岁多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我觉得孩子这样不好,该怎么教育他才好呢?
分析: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奖赏,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表现最好的我,如果我输给了别人,他们可能就不喜欢我了。于是,孩子便出现为了讨爸爸妈妈欢心而好胜的行为。
对策建议:
1 家长认识到好胜行为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合理性,在坦然接受的同时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的好胜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日常生活中,家长在跟孩子互动时,时刻检视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好胜的孩子。
2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分好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
“扳手劲儿”失败了,你可以这样安慰他:“虽然你的手劲不如××大,但跳得比他高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
3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的样子生气地罢工并说些“输了,不玩了,真没劲儿”之类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他,观察他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他输了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父母输了罢工时他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他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他“输得起”的勇气,然后,家长在接下来的游戏
孩子好胜心太强怎么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