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坞动画的好莱坞模式
摘要:动画业是当今印度影视娱乐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像所有的视觉艺术一样,它融合了印度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和同时代的科学技术,成为了当代印度精神风貌的缩影。上世纪60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登陆中国,片中浪漫的爱情,轻歌曼舞式的风格和充满异国风情的唯关歌声,曾给无数中国观众留下甜美的回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影视娱乐的追求开始高涨。于是《大篷车》《奴里之歌》等印度电影引进后再次受到中国观众的热捧。在动漫影视作品引领视听娱乐潮流的今天,3D动画片这,种影视艺术和科技结合的表现形式,也在印度发达的电影工业中引起了关注。
关键词:宝莱坞;印度;动画3D;应用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5-6-2
印度电影在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亚洲乃至世界影坛和娱乐业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印度电影业的发展有将近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电影业之一。印度电影的制作中心位于孟买的影城宝莱坞,这里生产的大部分印度电影在欧洲、美洲乃至中东都得了票房成功。和当代韩国一样,电影也是印度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动画业是当今印度影视娱乐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像所有的视觉艺术一样,它融合了印度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和同时代的科学技术,成为了当代印度精神风貌的缩影。印度动画与印度电影在电影工业诞生时几乎同时出现,这也是世界各地电影与动画发展的基本隋况。
1915年,印度电影之父巴尔吉赢就制作了实验性二维动画片《火柴棍儿的乐趣》,两年后印度拍摄了第一部完整的动画片《豌豆的成长》。1934年,动画片《豌豆兄弟》在印度的各大影院公映,获得国内观众的好评与认可,并有当时的印度报纸戏称:“因为豌豆是我们的主食,所以必然是我们动画先驱的灵感来源。”1918年殖民政府制定了“印度电影法”,审查权力落人英国人之手。但是,新影片公司和制片人不断涌现,电影成为印度人民向殖民者进行斗争的武器。1947年印度独立后,进入经济重建与民族文化振兴的时期。尼赫鲁政府很注重包括动画片在内的电影事业发展,政府宣传部专门成立了电影局,这一机构制作了大量精品电影,例如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萨蒂亚吉特?雷伊导演的“阿普三部曲”,获第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人权证书奖”和他它6项国际电影奖,成为印度电影史中难以超越的经典。动画片《拉达与克里希纳》是其代表作之一。该片取材于印度教神话,影片不仅展示了印度传统美术的细密画艺术,在摄像技术、影片节奏把握上都显示出成熟先进的一面,因此获得了第九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具价值短片特别奖),成为印度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登陆中国,片中浪漫的爱情,轻歌曼舞式的风格和充满异国风情的唯美歌声,曾给无数中国观众留下甜美的回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影视娱乐的追求开始高涨。于是《大篷车》《奴里之歌》等印度电影引进后再次受到中国观众的热捧。印度宝莱坞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以载歌载舞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歌舞电影在印度电影中也是最耀眼的象征。到了20世纪90年代,印度动画伴随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步开放。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阿萨姆邦、旁遮普邦等积极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马哈拉施特邦甚至计划把首府建成电影城。而印度大学一贯秉承的精英教育模式也
宝莱坞动画的好莱坞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