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 ”
华罗庚教授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是自学成才的楷模。
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我和陶伯英同志曾经采访过华罗庚
教授,请他谈谈语文学习的经验,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些
要求。
语文天生重要
华罗庚教授身为数学家,却对语文学习十分重视。他身
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语重心长地说:“要
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
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华老
特别强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重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他
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把胡适写的书发给学生阅读,并
要求写读后感。发给华罗庚的是一本《尝试集》。他一看序
诗,就发现有逻辑错误。序诗写道:“尝试成功自古无,放
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读了之后,心想:陆放翁说的“一试成功”自古以来
是没有的,胡适说的是试了又试能成功,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各有道理,胡适却拿自己的概念,随便否定别人的概念,真
是岂有此理!华罗庚便拿出一张纸条写道:“胡适序诗逻辑
混乱,狗屁不通,不堪卒读!”并把写的纸条交给了老师。
这位老师是胡适的信徒,一看华罗庚竟敢批判大名鼎鼎的胡
适,十分恼火。但到了 1946 年,这位老师也改变了自己的
看法,说:“我早就看出华罗庚写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深有体会地说:遇事认真分析思考,就会发现问
题。比如:“人人都来做伯乐”这个口号,都做伯乐,千里
马在哪儿呢?
华罗庚说:“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
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
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华老自己十分重视语言的表达
效果,他的许多数学专著和科普读物都写得通俗易懂,深入
浅出,妙趣横生。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统筹方法》就是一
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它把“统筹方法”这门复杂抽象
的学问说得通俗易懂。他写的文章很有文采,标题也颇有特
色。例如《时乎,时乎,不再来》 《大哉,数学之为用》等。
零打碎敲,持之以恒
我们请华老谈谈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他诙谐地说: “我
是单科直进,问道于盲”,“我学语文是零打碎敲。小时候
学点古文和唐诗。”他经常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学习,在工作
之余、出国访问途中经常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王勃的
《滕王阁序》等诗文。他还利用同别人聊天的机会,重温读
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一年夏天,他在合肥
同一位大夫对对子,上联是“妙人儿倪家少女”,他对的下
联是“浑小子孙府水军”。这下联就是指《三国演义》中的
东吴孙权的水军都督周瑜。在闲谈之中,就把《三国演义》
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情节复习了。
1953 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钱三强任团长,团
员都是著名的科学家。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即景生情,提
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韩赵魏是战国时
期的三个强国,“三强”又隐喻“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
仅要解决数字联的困难,还要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
名字。当时,在座的人大费踌躇,不知所对。隔了一阵,华
罗庚不慌不忙地抛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首次
记载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弦定理,“九章”又恰好是考察
团的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语文天生重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