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困难
篇一:工会签订集体合同情况
工会签订集体合同情况
(企业报送表)
主管领导:填表人: 联系电话:
注:①综合集体合同(不包括各类专项集体合同)。②企业按照所属类型填写对应数字。③请各企业于2014年11月10日前将表格的电子版(本文来自: 叶帆文摘: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困难)和纸质版报送所属区县总工会法律部或产业工会。
篇二:浅谈工会组织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推进中的作用发挥
浅谈工会组织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推进
中的作用发挥
唐瑛
? 2012-05-14 16:48:58来源:《企业与文化》2011年第5期
《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这就深刻表明,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落实《工会法》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制度保证, 也是工会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工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合法合理合情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运用集体协商的工作机制,滚动拓展集体合同的内涵条款, 共同营造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全体员工的权益保障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坚持理念先导原则,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升依法维权意识。
工会组织作为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职能主体,担负着建立与培训企业工会协商代表队伍、宣传与发动员工积极参与集体协商工作、组织开展各项维权活动等职能任务。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履行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权利,落实以员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现实要求。
1、工会组织要加强对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的培训。
一要规范集体协商代表产生程序, 组织双方严格按规定程序民主产生协商代表, 赋予其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权力。二要加强对协商代表特别是
员工代表的培训工作,组织员工代表进行劳动法律知识和协商技巧的专项培训,通过培训,组建专业化的工会集体协商队伍,来提高其协商的能力与水平;同时,还要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等技术支持,以提升员工集体协商的质量与实效。
2、工会组织要加强对集体协商工作意义的宣传。
员工是集体协商的一方主体,组织动员员工广泛参与是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因此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及研讨会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引述国内外企业劳动管理的正反典型例证,引导人们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协商主体意识及民主管理理念。要通过深入宣传,使广大员工特别是员工代表认识到: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企业快速发展与劳动关系深刻变化的形势要求,是强化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助推; 它有利于建立企业员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它有利于工会更好地表达员工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使劳动者在工资决策中与企业经营者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在劳动报酬确定上员工应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实现有尊严的体面工作与生活;它有利于完善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补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让企业与员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3、工会组织要加强对集体协商维权活动的展开。
首先要确立工会组织在集体协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与职能作用,做到有位、有为,要依照《集体合同》规定的程序,由企业工会选好协商代表,其中员工方首席协商代表要由企业工会主席担任。其次,要突出协商重点: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工时工价标准、工资支付办法,做到有法可依、
科学合理。最后,要规范协商程序,即工会代表员工将意见与建议,向企业方主动发出协商要约,行使要约权;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集体协商后的集体合同草案,行使表决权; 协商代表要及时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合同履行情况,行使知情权;组织协商双方检查、督促集体合同的履行,行使监督权;如协商中发生争议,工会要以书面形式向辖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处,甚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努力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避免矛盾激化。在工作中,工会既要重视增强集体协商工作的规范性,又要宣传教育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既要代表员工听取与反映正当的利益诉求,维护员工权益,又要积极与企业方协商沟通,达成共识,在团结动员广大员工与企业和衷共济,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好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发挥集体协商效应,提升集体合同质量。
工会组织在集体协商工作中,重点是着力解决广大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广大员工分享企业经济发展的成果。在集体协
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困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