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鲁迅公园
景观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这次,我就本着学习景观设计知识的心理,来到了青岛的鲁迅公园,进行实地的调研学习。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1、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从人类视觉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态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服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元素对于人们景观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在人们的行为心理上引起反应,即所谓: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心驰神往。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境一体——物境、情境、意境的综合作用。
鲁迅公园为汇泉景区第一景点,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此园位于莱阳路之南,西邻小青岛,东接第一海水浴场,北侧有景色秀丽的小鱼山,南侧为碧波荡漾的汇泉湾。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长约1公里。占地面积约四公顷。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景色十分迷人。有“山穷路断疑断崖,临岸回折又一景”的情趣。公园始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农林事务所规划设计,在莱阳路临海崖坡上砌石铺路,修筑亭阁,以青松为被,以冬青为篱,辟建花畦。原先,鲁迅公园一带的海滨只是礁石和沙滩,德国人侵占青岛后,曾在青岛沿海各岬角、坡岸造防风沙的林带,同时也开始在汇泉湾的西北侧栽植黑松。1903年,第一海水浴场建成,各地的欧
洲商人常来青岛避暑,游泳之后也常在岸边林中游玩。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曾把这片黑松林地称“曙滨公园”。1930
年,青岛工务局在莱阳路海边修建公园,先是整修了一些岸坡,铺设了部分台阶,后来又建造了3个小凉亭,亭子用料虽不十分考究,但造型却相当别致,用树皮做的亭顶很有几分野趣,以致几十年之后还有不少人想念那亭子的模样。在建亭的同时,还修建了3100米长的石基路面和小挡浪坝。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公园西头门口的牌坊。为建这个牌坊,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从北京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计和建造,并在牌坊的正面题名“若愚公园”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