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目录
一、现状与问题………………………………………………1
(一)学科体系日趋完善………………………………2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
(三)培养质量不断提高………………………………3
(四)存在问题…………………………………………4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5
——适应需求……………………………………………5
——凝炼特色……………………………………………5
——保证质量……………………………………………5
——协调发展……………………………………………6
三、发展目标…………………………………………………6
(一)结构发展目标……………………………………6
(二)体系建设目标……………………………………7
——稳步推进新增专业学位的设置与建设……………7
——培育专业学位新领域………………………………8
四、重点举措…………………………………………………8
(一)推进培养模式创新………………………………8
——改革优化招生模式…………………………………8
——推进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9
——加强行业全程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9
——探索交叉学科的专业学位联合培养新模式…… 10
——完善专业学位评价体系,建立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10
——探索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培养模式………… 11
(二)深化管理机制改革…………………………… 11
——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11
——建立教师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激励和评价机制……12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贷体系…………12
——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生职业指导与质量反馈机制…13
中山大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以及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推动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进一步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国家和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山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4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及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我校自1996年开办第一个专业学位以来,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在十几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建立起初具规模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为我国特别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学科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起文、理、医三大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共拥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法律、公共管理、会计、教育、翻译、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拥有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地质工程、项目管理、生物工程、材料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物流工程、水利工程、控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17个授权领域。在工商管理、工程、法律、公共管理、临床医学等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产业领域,我校均已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
此外,针对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类别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我校首创“类专业学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前国家专业学位类型中所没有,而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自2007年以来累计推出20个“类专业学位”,作为现有专业学位教育的有益补充,开启了国内研究生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校致力于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在注重培养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创新拔尖人才的同时,以行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专业学位
硕士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分别达到2468人、2567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授予学位人
中山大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