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武
术
文
化
赏
析
浅谈武术文化中的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
容之一, 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
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外国,中国
的武术被称作“功夫” 。
长久以来, 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成为了
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
也爱上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 中国功夫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 也
不是银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 真正的中国武术, 是清晨老人们的
打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
是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 中国的武术 , 发于防身,立于健身,
搏于赛场, 习于日常, 载于武艺, 归于武德。 从来无需证明自己,
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 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
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
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
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
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
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
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
“
心请教,屈己待人, 助认为乐”, 戒骄奢淫逸” 等作为武德信条。
“
武术的各拳种流派, 也都订有自己的 “门规”、 戒律”、 戒约”,
“
并有“三不传”、 五不传”、 十不传” 以及“八戒律”、 十要决”
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
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 ,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
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 。
我们认为,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 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
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
“道” 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
会行为准则、 规则或规范;“ 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
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 。“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
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
的范畴。 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 又
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 训练、 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
理规范。 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 受着民族
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 ---- 武德。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
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 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 大众
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
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尚武宗德观念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德,即武术道德,
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
有的道德品质。武德的理论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
萌芽、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上最早的、带有条款性
的武德记载见于《左传 ?宣公十二年》 ,“武有七德” ,即“禁暴、
戢兵、保大
中国武术文化赏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