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方自然观之比较.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西方自然观之比较
引言
自然观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 也可以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与想法。 中西方人
们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
中西方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使东西方人们对自然观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与认识, 而两种不
同的自然观也造就了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 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在审美艺术上也形成
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而这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对东西方各自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 对东西方不同自然观的比较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我
们对以前历史的在认识而且对我们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也很有益处。
一、中西方对自然的不同观点及其体现。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自古以来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崇尚自然, 不违天命, 顺其自然, 认为
在人与自然相处中世界万物都是在不停地循环往复,繁衍生息。如道家就有 “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 ”的著名论断。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亦
讲求 “天人之际, 合二为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讲求 “天人合一 ”,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概括来讲, 就是东方把人与自然看做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认为人
应该服从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已达到最总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则恰恰相反,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并习惯于把人与自然分隔
开来, 认为人的思维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事物, 注重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认为人可以
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
中西方对自然的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审美艺术方面的不同。 中国的画,尤其是山水人物画、
花鸟人物话都讲求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认为只有画中的人物与大自然完美的融合在
一起才算是上乘之作。 而西方则注重抽象性或实用性, 想表达什么就突出什么, 不一定要与
大自然完美的融为一体。 而且可以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不一定如实地反
映自然界的实物。 从建筑审美观上讲, 中西方也不同。 中国的传统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
调统一。在中国大规模的建筑群,如宫殿、陵墓等常常是依山而建,利用山势起伏自然形成
建筑物的错落排列, 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国的园林更是如此, 园林中往往置假山, 小桥流水
以及丰富的花草树木, 可以说是源于自然有融于自然, 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西方
的建筑则大相径庭。 欧洲的城堡多建在山顶, 建筑物高大雄伟,在砍掉周围的树木,其雄姿
数里之外就可以一目了然。 欧洲的园林往往只栽培几种物种而且均被人为地修成圆锥、 球形
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占地最大的则是单一的草坪。可见,欧洲建筑追求的是区别于自然,
突出彰显人对的自然的改造与征服。
二、中西方自然观不同的形成原因。
东西方在自然观上有如此之大的差异, 它的原因何在?是什么造成了东西方人们在自然观上
的差异?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是东西方生存环境的不同。
中原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适合农业耕种。东方人长时
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农耕性的民族性格, 人们只要遵循季节气候的变化,
按时播种、 收割,就可以丰衣足食。 这种相对安逸的生活养成

中西方自然观之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