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宗教信仰属于谁.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宗教信仰属于谁
上 的
少林寺 “ 市风波 ” 社会学忧思
上 尘
2009 年的最后一天, 国内外媒体热切关注的少林寺 “ 市风波 ” 埃落定了。 曾经的各种激烈议论、 担
心、道德义愤,好像也一并消失了。
上 纯
河南省登封市政府明确表示,不论合资公司是否上市,少林寺的正当宗教行为都不会受到限制,宗教
活动的正当权益也会得到有效保护。尤其重要的是,登封市政府、少林寺、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
旅游有限公司三方,当日口径一致对外:少林寺 “ 市 ” 属误读,少林寺不会上市,少林寺利益不会受损。
表面上,这好像只是一个少林寺门票的经营权、名称权问题。实际上,它却涉及了当代中国佛教信仰
的基本问题,恰好说明了佛教寺庙等神圣资源的空悬状态,表明了中国人对佛教信仰归属与认同的某种疑
惑。
信仰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上 中
少林寺 “ 市风波 ” ,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少林寺上市是贱卖国有资产?
且不说那些充满感情的批评,笔者觉得来自法学界的意见最值得参考。他们的意见是,少林寺能否上
市,完全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因为其上市后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少林寺的公益性。法学界认为,谈及
少林寺上市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它以怎样的方式来上市。其主张的方法是通过与一个上市公司签订长期协
议,将少林寺的门票收入、维护等捆绑与上市公司签订长期的合同。因为国家让寺庙收费是长期的稳定政
策,不会随意改变。但寺院本身不能与上市公司直接签订合同,因为寺庙受宗教局、旅游局管理,所以这
项合同不可能由寺院本身来签,最好由管理寺庙的两家单位共同签订。
但是,少林寺上市后的股权到底归谁?并不明晰。归国家、河南省政府?还是归宗教局、少林寺?对
此,法学界的讨论很专业, 他们也从中看出了少林寺上市的根本问题所在, 这就是少林寺的寺产归属问题。
法学界一般认为,少林寺寺产不是少林寺本身所有,少林寺仅有经营权和使用权。少林寺是国有资产,完
全可以由政府来加以配置、使用,甚至是分配。很多人也因此才认为河南省登封市作为县级政府,无权处
理国家财产。这也再次肯定了少林寺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国家公有特征。同时,这也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少林
寺门票经营权与名称权的管理与使用,虽然涉及到宗教地位与功能主体性,但其问题的构成,却出自于少
林寺寺产归属的界限不明,同时也是佛教、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界限不明。
信仰与法律交织为一体。地方政府利用寺院知名度成立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这是法律问题;而绝大
多数的中国人都明白,少林寺的价值绝不局限于商业评估,这是信仰问题。如果政府将宗教文化作为赚钱
工具,则是突破了宗教信仰与商业伦理的底线。少林寺一旦上市,它就会成为股民之财产,而不再属于佛
教。那么,人们的佛教信仰将挂搭在何处呢?
寺庙不等于信仰,官商不是和尚
寺产的国有或公有,表明佛教信仰与政府市场没有界限,说明佛教僧团无法自理这份如来家业。
中国佛教是中国所有宗教中得益于改革开放最多者。但是,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主体本非佛教,亦
非寺庙,更不是佛教信仰大众,而是地方各级政府。在处置和使用佛教资源方面,当代中国早已建构了一
种传统,这就是政府与佛教的长期合作。因为佛教与社会没有界限,寺庙作为国有或公有资产,参与这一
合作本来就属常见。而佛教资源的这种存在与发展形

宗教信仰属于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