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
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
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 1/3 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
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
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
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
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
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 倍,并交错布置;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 04G101-3 中的内容,
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 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
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
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
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
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
>=500 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 是指所在楼层的柱
净高)
2、梁:梁钢筋应按照 03G101 进行计算。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 1/3Ln,
二排 1/4Ln,Ln 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
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
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
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
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
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 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 La, 1、(支座宽度-1 个
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 La 即可; 2、La>(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 15d 弯钩; 3、( 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 La ,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 La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 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
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 且≥+5d,为直锚,取 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5d,为弯锚,取 Max{Lae,支座宽
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
(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
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
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
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
拉筋计算时增加了 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 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 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
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
手工计算钢筋的方法及钢筋全套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