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系列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
萨提亚模式
辅导员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评估与干预
王东升
2016年4月6日
个人简介
王东升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心理教师
专业资格与资质: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太平洋萨提亚学院会员(临床心理治疗分会)
萨提亚模式应用心理咨询师
第一届萨提亚模式专业高阶导师培训项目(TTT)学员
第二届萨提亚模式专业心理督导师培训项目学员
主讲课程:情绪压力管理、自我关爱、自杀危机的评估与干预
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训练
联络方式:010-58808136
电子邮箱:******@bnu.
工作经验
在师大工作12年,咨询学生超过500人,总时间超过2000小时,有效干预自杀倾向同学30人以上;;
协助院系辅导员处理抑郁、自杀倾向、学习困难、偷窃、抄袭、厌食、暴食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30人以上
学习目标
了解自杀意念是如何形成的;
可以有效预测自杀风险的指标有哪些;
如何评估大学生的自杀风险的水平;
如何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评估大学生的自杀风险;
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职责和定位;
大学生自杀干预的两个关键时刻;
大学生自杀干预要处理的责任与分工;
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伦理问题;
萨提亚模式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评估与干预
目录
大学生自杀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
案例演示
二
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责任与分工
四
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三大责任与四个方面
五
六
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法律与伦理
三
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两个关键时刻
一、大学生自杀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1、自杀意识形成的过程
自杀是痛苦的累积,诱发事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长期抑郁导致的自杀和冲动型自杀都是如此!)
(1) 自杀者想要什么?
不是想去死,是太痛了,想结束痛苦!
(2) 斥力:面对的痛苦;
引力:认为离去会解脱;
思念去世的亲人;
(3) 情绪的压抑和思维的混乱是促发因素
一、大学生自杀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改变的历程:
LOGO
2、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自杀者的内在心理过程
自杀意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生的改变的历程(Process of change)。在这个过程中会包括案主观点的改变,期待的改变,以及观点和期待两个层面的互相促进,至少包含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无法忍受痛苦,在观点层面形成自杀的意念
第二阶段:在期待层面,开始期待自己可以实施自杀
第三阶段,观点和期待的互相促进
在朝向自杀的历程中,在这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被终止,案主的自杀危机都会解除。
二、案例演示
201*年元旦,某三年级研究生,因为找工作不顺利,论文发不出来,可能无法按时毕业,同时面临女朋友可能与自己分手的压力。
宿舍同学给你打来电话,反映该同学开始出现失眠健忘,目光呆滞,自言自语、表达迟钝。
你下面将如何处理。。。。。
2016北京师范大学王东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