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理财策略_论文浅谈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理财策略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理财策略;理财原则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类型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通胀程度,利用不同的理财工具给出了通胀条件下的理财策略及理财原则。
当前,通货膨胀不仅是我国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必须拿出智慧与勇气加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普通居民或投资者来说,了解这一吞噬自己财富的经济现象并利用科学的理财策略战胜它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知识。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分类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价格指数。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按其程度可做如下分类:
1 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这是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率达到%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能像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润滑油政策”。
2 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亦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它是一种不稳定的、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所以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荡,所以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3 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这时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常的社会经济关系遭到破坏,最后容易导致社会崩溃,政府垮台。
这种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很少见的,通常发生于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目前公认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只出现过3次。第一次发生在1923年的德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的物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500%,一个马克的价值下降到仅及战前价值的一万亿分之一,第二次发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的一个便哥价值只相当于战前的828×1027分之一。第三次发生在中国,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伪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445亿倍,同期物价指数上涨了36807亿倍。
4 隐蔽的通货膨胀。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
浅谈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理财策略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