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ppt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7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根据加工工艺特点,对零件的设计所产生的要求,即零件的结构设计会影响或决定工艺性的好坏。
1. 零件图样尺寸的正确标注
由于加工程序是以准确的坐标点来编制的,因此,各图形几何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如相切、相交、垂直和平行等)应明确;各种几何要素的条件要充分,应无引起矛盾的多余尺寸或影响工序安排的封闭尺寸等。
2. 保证获得设计要求的加工精度
虽然数控机床精度很高,但对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过薄的底板与肋板,因为加工时产生的切削拉力及薄板的弹性退让极易产生切削面的振动,使薄板厚度尺寸公差难以保证,其表面粗糙度也将增大。对于面积较大、厚度小于3mm的薄板,应在工艺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3. 尽量统一零件轮廓内圆弧的有关尺寸
轮廓内圆弧半径R常常限制刀具的直径。如上图所示,若工件的被加工轮廓高度低,转接圆弧半径也大,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铣刀来加工,且加工其底板面时,进给次数也相应减少,表面加工质量也会好一些,因此工艺性较好。反之,数控铣削工艺性较差。一般来说,当R<(H为被加工轮廓面的最大高度)时,可以判定零件上该部位的工艺性不好。
4. 保证基准统一原则
有些零件需要在铣完一面后再重新安装铣削另一面。这时,最好采用统一基准定位,因此零件上应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孔。如果零件上没有基准孔,也可以专门设置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如可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台或在后继工序要铣去的余量上设基准孔。
5. 分析零件的变形情况
零件在加工时的变形,不仅影响加工质量,而且当变形较大时,将使加工不能继续进行下去。这时就应当考虑采取一些必要的工艺措施进行预防,如对钢件进行调质处理,对铸铝件进行退火处理,对不能用热处理方法解决的,也可考虑粗、精加工及对称去除余量等常规方法。

因为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加工过程是自动的,毛坯加工余量的大小、如何装夹等问题在选择毛坯时就要仔细考虑好,否则,一旦毛坯不适合数控加工,加工将很难进行下去。
(1)毛坯加工余量应充足和尽量均匀
(2)分析毛坯的装夹适应性(加工艺凸台?)
零件的数控铣削结构工艺性图例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oc20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