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掖历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掖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有合黎山,城市居平原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丝绸之路”和“居延古道”的交汇点。南达青藏高原,北抵蒙古大漠,西通新疆以及中亚和欧州,东连内地,是陆路交通枢纽。索要“塞上锁钥”之称。历史上这里曾是国都、省会、军镇和州、部、府、县的治所,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军事重镇。根据已经发现的文化遗址文物证明,距今4000年左右,张掖就有先民从事原始的农业,
张掖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有合黎山,城市居平原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丝绸之路”和“居延古道”的交汇点。南达青藏高原,北抵蒙古大漠,西通新疆以及中亚和欧州,东连内地,是陆路交通枢纽。索要“塞上锁钥”之称。历史上这里曾是国都、省会、军镇和州、部、府、县的治所,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军事重镇。
根据已经发现的文化遗址文物证明,距今4000年左右,张掖就有先民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生产活动。古称合黎、流沙。
夏  分天下为九州,张掖属(禹贡)雍州之域, 戎羌居之。
商、周   张掖为西戎地。
春秋至秦   为乌孙、月氏所居。
西汉   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击走月氏,为匈奴右地。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领10县:昭武、我得、屋兰、删丹、氐池、日勒、番和、骊轩、显美、居延、在今张掖市境内置我得(今张掖域西北)、屋兰县(今东古城村)。
昭武始元二年(前日85年),置张掖居延属国,都尉驻张掖。
新莽   始建国元年(9年)、郡县更名。张掖郡改名为设屏郡,领8县:官式(我得)、洰武(昭武)、否武(氐池)、传武(屋兰)、贯虏(删丹)、勒治(日勒)、揭虏(骊靬)、罗虏(番和)。官武为郡治。
东汉   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刘秀令郡、县恢复旧名。张掖郡及所领8县复原名。
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以金城、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置雍州,州治我得。
三国    张掖郡属魏,建置同东汉。
西晋    西晋初改我得为水平县(今张掖域)。张掖郡领4县:永平、屋兰、临泽、氐池。郡治为水平。
东晋   隆安元年,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建北凉国,都建康。北凉永安元年(401年),北凉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永平为)、在武威置秦州。后移都姑藏,在武威置凉州,在张掖轩秦州。秦州领8郡:张掖、西郡、西安、临松、金山、祁连、临池、建康,永平为州、郡治所。
北魏     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攻灭北凉,凉州治所移永平,始有西凉州之称。拓跋氏实行军事管制,建立军镇,改郡为军,改县为戍。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正式置西凉州,州治水平,领7郡:张掖、西郡、临松、建康、酒泉、凉宁、敦煌。
永煕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张掖属西魏,建置北魏(孝明帝)
西魏  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始有甘州之称。甘州领2郡:张掖、酒泉。张掖郡领4县:水平、临楹、删丹、弱水。水平为州、郡治所。
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废西魏恭帝(557年),张掖属北周,建置同西魏。
隋    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张掖郡,甘州领3县:水平、福禄、删丹。永平为州治。
开皇十七年(597年),改永平县名为酒泉县。大业初年又改酒泉县为张掖县,始有张掖县之称。

张掖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