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流行病学进展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University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
要点
禽流感病原学
流感流行病学
禽流感的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特征
概述
预防控制
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一、概述
禽流感定义
禽流感的历史
我国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状况
禽流感定义(Avian influenza, AI; bird flu)
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
综合症,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
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HPAI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
禽流感的历史
1878 Perroncito 首次报道在意大利发生,并称为“鸡瘟”(应区别现“鸡瘟”)
1901年 Centanni & Savunozzi 发现了该病是由“可滤过”的病毒引起
1955年 Shaffer 证实了该病毒是A型禽流感病毒
1972年Slemons 证实了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库
1979年 Klenk&Rott 证实病毒的毒力和血凝素的可裂解性
1997年 Subbarao 等发现了禽流感病毒H5可从家禽传染给人
1983年美国滨州等地区爆发禽流感(H5N5) ,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被称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禽流感爆发
2003年 Holland 发现了禽流感病毒H7可从家禽传染给人
2004年,亚洲多个国家发生禽流感,血清型为H5N1,并可感染人,引起死亡
2005年,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发生H5N1禽流感流行,据 WHO报告,自03年12月26日至05年11月17日,亚洲多个国家(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发生H5N1型人病例130例,死亡67例,病死率>50%。
我国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状况
1972年5月我国台湾省台北淡水镇发生鸭流感,分离的病毒为H6N1
1975年~1980年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对香港本地和从广东、广西进口的鸡、鸭、鹅进行市场监测,分离了41株(输入)和21株(本地)禽流感病毒,主要血清型是H4N6,还有H3N3、H3N9、H5N4和H1N1
1980年我国学者韩冲和徐为燕在南京鸡、鸭加工厂分离出流感病毒,分属于H4、H5和H6
1992年陈博伦、张泽纪等从鸡体中分离到了H9N2禽流感病毒
1996~1998年唐秀英等从发病的鸡群和鸭鹅中分离到了H4N6、H9N2、H3N2、H1N1、H3N8禽流感病毒
1997年4月,香港流浮山3个鸡场4500只鸡发病,突然死亡。分离病毒为H5N1
1998年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以H9N2为主要亚型的禽流感,导致鸡群产蛋下降
2001年6月,韩国从我国进口的鸭产品中分离到H5N1病毒,导致韩国、日本禁止从我国进口家禽及禽类制品
2001年和2002年,在香港不同地区的菜市场和鸡场发生了H5N1亚型的禽流感
2004年,我国不同地区发生了以H5N1为主要亚型的禽流感,造成鸡群的死亡
2005年,截至11月24日,我国内蒙古、湖南、安徽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地发生禽流感疫情,并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
截至2005年11月16日
禽流感流行病学进展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