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媒体“几何画板”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P21全等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1、会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通过几何画板)
能力目标: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几何画板)
情感目标:1、学生在图形的相对运动中发生兴趣,在图形运动中首先获取感性认识
2、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是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应元素
三、教学对象分析:要求学生在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运用几何画板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具有相对运动能力,学生在图形的相对运动中发生兴趣,在图形运动中首先获取感性认识,大大方便了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辅助。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法设计:通过学生观察“全等变换”图形运动,明确对应关系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五、教学媒体设计:几何画板,通过“全等变换”从中能够熟练地找到对应顶点、边、角及其关系。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引导性材料:
我们身边经常看到“一模一样”的图形,比如两张由同一底片冲印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照片,用两张纸重叠在一起剪出的两张窗花等,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一模一样”的例子吗?
二、教学设计:
1、问题:几何中,我们把上面所列举的“一模一样”的图形叫做“全等形”,那么我们怎么给“全等形”下一个几何定义呢?
(1)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
(2)大小相等的两个图形?
先由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模一样”的图形提出问题,并引入本课的第一个几何定义——全等形,
采用相互讨论的方式,来给“全等形”下个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讨论结果: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2、教师讲述:(1)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3、多媒体演示实验设计
(1)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沿一边所在的直线移动,观察移动过程中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给出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翻折180度,观察翻折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给出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某一个顶点为中心旋转0~~180度,观察移动过程中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给出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三、实验结论与课堂小结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所能作出的推理)
∵△ABC≌△DEF(已知)
∴AB=DF,BC=FE,AC=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F,∠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它们的对应顶点
数学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