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悲剧命运的存在主义解读
摘要:苔丝是哈代重要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她天生丽质、勤劳纯朴、热爱生活,然而在她短暂的人生中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被毁灭的悲惨命运。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探究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中的体现。
关键词:苔丝存在主义生存环境他人自由选择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他“性格与环境”系列小说创作精神的作品之一。主人公苔丝纯朴善良、美丽勤劳、热爱生活、富有牺牲精神。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接济家人,渴望得到一份两情相悦的爱情。然而她在短暂的一生中遭受了太多的灾难和不幸后,悲惨地走上绞刑架,成为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人物。小说自1891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和批评家们的青睐。评论家们曾用不同的理论对该作品做了大量的阐释。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探究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中的体现。
一、荒诞的生存环境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所生存的外部世界是荒诞异己的,人作为“世界上的存在”总是会处于逆境,要面临各种限制和约束,要经受痛苦和死亡的威胁。这种令人难以抗衡的外部世界使人类感到烦恼、恐惧,甚至绝望。
苔丝生活在19世纪末的英国农村,当时英国正经历着出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力侵袭到农村后,给古老的农村生活带来急剧的冲击,造成个体农民日趋破产。大量的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穷困的悲惨境地。人们在往日宗法制社会中所形成的稳定感、安全感和尊严感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继而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苔丝作为生活在最下层农民阶级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遭受社会转型过程带给她的痛苦和灾难。无论她怎样卖力地工作,都无法使她自己和她的家人摆脱贫困的困扰。
从苔丝所生存的家庭环境来看,她生活在一个濒临破产边缘的贫困家庭。父亲是个懒散虚荣、愚昧无知且嗜酒如命的小商贩。自从听说自己家的贵族历史后,便沉浸在祖先的荣耀中,不再理会家事。她的母亲头脑简单、不谙世事且爱慕虚荣。贫穷而又无能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子女,身为长女的苔丝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沉重的家庭负担。在家人的经济生活陷入困境时,迫于无奈,年仅16岁的苔丝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去富裕的“本家”亚雷家认亲,希望得到一份能养家的差事。涉世未深的苔丝一踏入社会便落入虎口,被亚雷设下陷阱诱奸,失去了传统道德所看重的处女贞操,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从此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
在维多利亚时代,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道德观念还在左右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社会道德和规则中,男性对女性的侵犯往往得不到惩罚,而女性一旦失去了贞节,往往被认为不守规矩而受到鄙视甚至抛弃。男性一方面在性问题上花天酒地,放纵自己,另一方面却要求女性保持贞节,严格遵守道德准则。所以当安玑听到苔丝的坦白后,他立即感到自己受到了残酷的愚弄。在他眼中,苔丝一下子从纯洁、完美的化身变成骗子和不道德的人。苔丝在遭受传统道德和世俗舆论谴责和迫害的同时,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和原谅自己的
“耻辱”,整日生活在自责、悔恨和不安中。即使被丈夫无情抛弃,她也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表明她的思想已彻底被传统道德观念所异化。
二、
苔丝悲剧命运的存在主义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