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
一、基本介绍
1、姓名:熊猫(猫熊)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
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 熊科 。由于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
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 1939 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
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
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2、身份:“中国国宝”、“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国宝: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活化石: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至少在 300 万年前已经形成现在的模样了。它曾经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和
凶猛的剑齿象是同时代的动物。后来,地球的气候越来越冷,进入了 “第四纪冰川 ”时期,许多动植物都被冻死和饿
死了,剑齿象就是这个时期灭绝的,可是唯有大熊猫却躲进了食物较多、避风而又与外界隔绝的高山深谷里去,顽
强地活了下来。几百万年来许多动物都在不断地进化,与原样相比早已面目全非了,可是熊猫却几乎没有变化,成
为动物界的 “遗老 ”和珍贵的 “活化石 ”了。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外形:黑白;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短尾巴;内八字的行走方式;锋利的爪子
黑白: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胖嘟嘟: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 10 毫米
拇 ,
爪子: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 “ 指”
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视觉: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
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慢: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
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
物。
4、食物:竹子;肉
竹子: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 50 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
, ,
肉:并非真正的 “和尚 ” 遇到机会, 也要开一次 “荤 ” 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 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害鼠,
名叫竹鼠,专吃箭竹的地下根,使箭竹枯死。但它的肉却是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
竹鼠, 一旦闻到它的气味, 或者发现其踪迹, 很快就能找到它的洞穴, 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 并用前爪使劲拍打,
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一跃而上,用前爪按住。如果竹鼠不出洞,大熊猫就会来个挖洞抄家,直到将其
捕获。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 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 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 而是缺少机会。
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 大型的食肉兽很少, 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
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
六年级--科普--week2.2--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