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喜读张绪山教授的.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喜读张绪山教授的《人狗论》
首先需要说明,张教授此文原来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狗意识》,我觉得这个题目太理性和抽象,为了更形象和吸引眼球,就善自将其“篡改”成为《人狗论》了。
清华大学教授张绪山是我的山东寿光老乡,虽久闻其名,但一直未见真人。这次在《仓颉。寿光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相识,因为业相近,根相联,所以一见如故。寿光分手回到北京后,在《炎黄春秋》上读到了他的新作——《传统思维中的狗意识》。在纵览世上的文章海洋中,各种论题的文章应有尽有,但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专门论狗和探究人和狗之关系的文章。看到老乡写了篇这样的奇文,而且登载在《炎黄春秋》上,有点喜出望外。狗,自古有之。但狗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主从关系。因为狗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所以狗的声誉不是太好,就如张教授文中说的:“狗的负面形象所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与狗相联的成语多带贬义,如鼠窃狗盗、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血淋头、狗眼看人、狗咬吕洞宾、死狗扶不上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都是自古迄今非常活跃的词汇。由于这个原因,人一旦被与狗同喻,便视为不可容忍的侮辱。”因此与狗相关的事,也似乎都是些鸡零狗碎、低级下流之事,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张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确广证博引,谈古论今,把猎狗、功狗、皇犬(犬,狗也。)、义犬、哈巴狗、走狗等等的“狗论”、“狗道”、“狗意识”、“狗逻辑”,分析、考证的脉络清淅,头头是道,把“人狗论”的理论内涵、历史背景、
社会功能,揭示的明明白白,显示了张教授独特而睿智的政治眼光、历史视野和家国情怀。读了此文,也深感到事事有历史,处处皆学问,对文章的这种领悟和态度,是对当下时髦、新潮而浮燥的学子们的一种启迪。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狗意识
张绪山(清华大学历史学系)
2002 年10 月,考古人员在河南洛阳市中心城区发现了东周天子驾六车马坑。引人注目的是,坑中有7只殉葬狩猎犬,其中6只见于马车之下。据专家们分析,这些狗是被缚在车上为主人殉葬的。填土时,它们在惊恐中纷纷躲藏在车下,当车兜压塌后,那6只狗被压死在车兜里。但有一只狗的位置十分奇特,它出现在马坑的半中腰,伴随它的是一块卵石。也就是说,当时这只狗挣脱了绳索向坑外爬,就在距离逃生仅一步之遥时,被人发现了,一块卵石击中头部,结束了它的生命,其躯体停在马坑的边缘。
这实在是一幅予人深刻印象、富有历史感的场景,令人回味无穷、兴叹不已。人们不难联想到这个场景:一只只生气勃勃的猎犬追随在主人的身旁,一面彼此嬉戏,一面与主人互动;猎物出现,主人一声令下,猎犬奋力向前,追向猎物,一番搏斗之后,将猎物带到主人面前;主人与仆从架起篝火,烤炙猎物,将部分猎物奖给猎犬,猎犬发出呢喃之声,对主人表示谢意,主人笑逐颜开,轻轻地抚摸猎犬的毛发……主人死去,留下遗嘱,命以猎犬殉葬;忠诚的猎犬在浑然无知中成为牺牲品,其中的一只为求生本能所驱使试图逃命,被打死于逃命途中,最终难逃悲剧命运。
这难道不是人世间的情形?
人与狗之间的主从原则,实际上就是人世间的主仆原则。这种原则很早就被人赤裸裸地揭示出来。司马迁《史记》载:“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

喜读张绪山教授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10-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