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师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16、师德原则和规范的意义及相互的不同是怎样的?
师德的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简称师德原则,是一定阶级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的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既教师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约定俗成及明确规定的标准,是依据道德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
17、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我国师德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教书育人——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
教书育人也是教师基本职责的概括, 教书育人是为师从教的基本指责和任务。
是由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和职责所决定的。
教书育人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典籍著述和先哲大师所一直强调的。
自古以来,教书育人一直就是衡量和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也自然成为指导教师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
“教书育人”的要求有三:
①、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作为教师,在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上要始终明确,教书和育人,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经常化手段。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但又不能等同。
②、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教书所育的人,应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仅指有某一方面素质之人。
③、多方面努力,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
18、简述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乐教勤业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两点:
①、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
何以能够乐教?
一是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
二是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
三是强化乐于从教的情感体验。
四是要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②、勤于功业,勤奋工作。勤业体现着好学上进、主动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是要勤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开阔知识视野,
二是要勤于钻研,掌握从教规律,
三是要勤于岗位,精于业务,精心做事,忠于职守,不敷衍塞责,认真对待日常工作。
人格示范原则要求教师做到:
人格示范原则,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一良好的榜样示范。
①、教育者先受教育。
②、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
③、要有良好的仪态。
19、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⑴、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的基本含义是:学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依法执教是最根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
第三章 师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