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
1、尼罗河流域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同时,使北上的航行变得极为容易,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
背景:统一的国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大规模的水利工工程,都要求强化国家统治机构和国王的权力。
表现:古埃及国王称为法老,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司法、宗教。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修筑金字塔。
3、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象形文字:特点: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读音。意义:真正的文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起来的。
最初刻在石头、木头或纸草上。
太阳历:依据: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地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它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 4误差影响:后来的罗马历法以及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医学: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
古巴比伦
新月沃地: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在地图上看,形似新月,而且土地肥沃。
两河流域吸是新月沃地的一部分。
新月沃地居民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通常认为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强调君权神授
目的:巩固王权统治,维持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制定者:汉谟拉比历史地位: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4、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同等级公民实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态复仇法,不同等级中维护高等级的利益,奴隶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5、文化贡献:
楔形文字发明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影响: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腓尼基字母文字发明人:腓尼基人影响:这些文字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有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古印度
1、种姓制度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摩汉法典》是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
地位
等级
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一
婆罗门
僧侣
掌握宗教文化祭祀大权
二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军事行政大权
被统治阶级
三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供养前两个阶层
四
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奴隶、理发师等)
没有任何权利,处在社会最底层
五
哈里真人,达利特人(贱民)
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不仅在当时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佛教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古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人称为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阿育王贡献: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建佛寺和佛塔。召集教徒聚会、整理和编纂佛教经典,并派伴僧侣到邻国传教。
佛教传播:北线: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线: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2、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温带。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
八上历史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