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
第二篇
第三节奈瑟菌属
脑膜炎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免疫性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五、防治原则
淋球菌
3
主
线
奈瑟菌属(Neisseria)
共
性
1、G–双球菌
4
2、有菌毛,无鞭毛和芽胞
3、氧化酶(+),触酶(+)
4、除淋病奈氏菌寄居于泌尿生殖道
粘膜外,其它均位于鼻咽腔粘膜
脑膜炎奈氏菌(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
染色
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
新分离的菌株有荚膜和菌毛
革兰染色阴性
6
奈瑟菌属(Neisseria)
脑膜炎球菌
(油镜)
7
脑膜炎奈氏菌
(1)营养要求较高:最常用的是巧克力(色) 培养基
(2)气体:专性需氧,初次分离时须补充5%~10% CO2
(3)菌落特征:露滴状菌落
巧克力色培养基中
露滴状菌落× 100
8
(4)产生自溶酶:及时送检 及时移种
脑膜炎奈氏菌
(一)生物学性状
大多数菌株:葡萄糖+
麦芽糖+
(一)生物学性状
与淋球菌区别点:淋球菌仅分解葡萄糖+
9
脑膜炎奈氏菌
(一)生物学性状
荚膜多糖抗原
分群
群特异性
外膜蛋白抗原
脂多糖抗原
核蛋白抗原
分型
型特异性
交叉反应
无特异性
10
脑膜炎奈氏菌
(一)生物学性状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
干燥
寒冷
热
1%石炭酸
75%酒精
%新洁尔灭
迅速死亡
11
脑膜炎奈氏菌
(二)致病性
荚膜
抗吞噬作用
菌毛
粘附易感细胞表面
内毒素
主要致病物质
12
脑膜炎奈氏菌
奈瑟球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