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功臣张令铎
( 山东省阳信县教育局:吴建民 )
张令铎( 911— 970),棣州厌次(今山东阳信县)人,原名铎,因与河中(今山西永济
市)张铎同名,后周太祖郭威赐名令铎。
后唐时从军,以勇猛善战闻名军伍。清泰年间,升任低级武官。后晋初年,调离宁卫改
属奉国军。后汉乾祐元年( 949),随郭威(时任后汉枢密使)平定河中节度使白守贞叛乱,
以军功升任奉国军指挥使。后周广顺初年,调入国家禁军,任控鹤指挥使, 不久升任控鹤左
厢都指挥使,兼职虔州团练使。显德三年( 956),随世宗柴荣攻取淮南,改任虎捷左厢都指
挥使。次年,世宗柴荣再征寿春,与龙捷右厢都指挥使柴贵分任京城左、右厢巡检,留守京
城负责治安。 显德六年 ( 959),随世宗征辽, 与韩通、 高怀德领兵先赴沧州, 世宗病后退兵,
与兵马都部署韩令坤留镇霸州。
显德六年六月, 恭帝柴宗训即位, 升张令铎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兼武信军节度使,
开府署,建旌节,自选属僚。时国家禁军分做殿前司和侍卫司两个系统,殿前司主帅称殿前
都点检, 由赵匡胤任职; 侍卫司主帅称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下设侍卫亲军马军司与侍
卫亲军步军司两个部门, 时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由高怀德任职, 由此可见, 此时张令铎已
经成为大将级别的高级将领了。
“陈桥驿兵变” ( 960)中,张令铎有辅佐拥戴之功。然而,他既不是赵匡胤的亲信或者
嫡系, 也没有参加密商改朝换代,更不是鼓噪而起赤膊逼宫者。赵匡胤有一个老班底, 号称
“义社十兄弟” ,除赵匡胤外,其余九人是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
廷让、韩重赟、王政忠、杨光义,个个都是手握兵权的高级将领,里面没有张令铎。密商改
朝换代者,先是赵普、赵匡义,然后是苗训、楚昭辅,兵变前夕,大将高怀德,张令铎部将
张光翰、赵彦徽也参与进来,里面仍然没有张令铎。密商中赵普还曾讲: “目前部下诸将,
大都是点检多年旧部,只张令铎、韩重、王彦升、宋延渥四将,尚不知态度如何?”统兵回
京之后,逼宫高叫“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的,是罗彦环诸将;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
通欲挥军应变,诛杀韩通及其家人的,是王彦升等人,这里面依然没有张令铎。由此可见,
张令铎在兵变中的表现和作用, 应该为约束部众、 响应拥立而已。 但是,切不可因此而小觑
张令铎的作用, 而是相反, 由于他在军队中的崇高地位, 他的响应与拥立所发挥的作用应该
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
宋朝建立后, 张令铎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 成为侍卫亲军司的副统帅, 并兼任陈
州节度使。太祖出征李筠,任命张令铎为京城都巡检。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
张光翰、赵彦徽六人,宋朝《国史》合称为“开国六功臣” ,将之比作汉光武帝开国功臣一
北宋开国功臣张令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