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041634
谢培杰
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过程 , 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
感情交流和行为互动的产生过程。此过程期间存在着许多复杂原因 , 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其中心理效应就是制约人际关系 , 影响人际
知觉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多种多样,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与深度,恰当地运用
心理效应可以更好开展人际交往。 因此, 我谨在此提出其中的两点效应, 借以提
醒大家注意。
一方面是首因效应 ( 也称第一印象 ) 。它主要是人的知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相结
合而产生的综合效应。 尽管首因效应是对人的一种整体看法, 但是这种整体只是
一个表面现象,受到观察者主观认识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在人际交往中 , 第
一次经历的事件往往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以后要改变这种印象是相当困难
的,心理学家为此做过这样的实验, 让被试者看两种性格类型——性格 A 为聪明,
勤奋,易冲动,爱批评,顽固,嫉妒心强;性格 B 为嫉妒心强,顽固,爱批评,
易冲动,勤奋,聪明。实验的结果表明,人们对性格 A 有好印象。其实性格 A
和性格 B 的内容完全一样,只是顺序变换了一下,但结果却完全不同。这表明 ,
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 我们总是先倾向于前面的信息, 而忽视后面的信息,
即使人们同样也注意了后面的信息, 但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 “非本质的” 、“偶
然的”。由于这种第一印象 , 人们很容易在交往过程中从一时的表象出发 , 产生错
误的判断因而掩盖了对客观对象本质的了解, 这往往会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利的影
响。以我自己为例,刚进入大学,我就发现了一个同班同学,每次我看向他,他
总是板着一张脸, 眼神凶神恶煞, 就像是想要揍我一样, 我对这个人的印象就不
好。虽然我知道他并不是刻意为之(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我打心底里就
觉得不舒服(虽然他经常坐在我旁边),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一印象了
另一方面是刻板印象。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 对某一类人或事物进行简单的、
比较固定的概括而形成的笼统的看法。即使对从未见过面的人 , 也会根据间接
的资料与信息而产生刻板印象。于是 , 有些人总是带着一定模式有选择地发现
人的各种特征 , 并期待与模式相吻合的特征 , 而舍弃不符的特征。可以
说 , 刻板印象的产生与我们在认识中的选择性有密切的关系。人们认知的选择
性使他们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能抓住事物最明显或典型的特征。同样 , 在人
际认知中 , 选择性能使我们很快地对一个人进行归类 , 判断出他的典型特征。
但是 , 当人们用一种固定模式去认知事物 , 而这种模式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
质时 , 就很有可能形成刻板印象。这种效应将阻碍对人的具体、全面的了
解 , 造成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影响。
以上我提到的两种效应在《傲慢与偏见》中均可见一斑。男主人公达西 仪表
堂堂 ,非常富有,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
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达西说她(伊丽莎白)长的可
以“ 容忍 ”,但还没到能引起他兴趣的程度。 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 决定不去理
睬这个傲慢的家伙。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因效应的影子, 伊丽莎白对达
西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40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