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萦深山
——初探赵沟古村
张莎莎
一路上,扑鼻的槐花香和漫山的青绿让我对即将探访
的千年古村——赵沟充满了无尽的猜想:或许会有玲珑的亭
台楼阁、精致的飞檐斗拱,或许会有比肩林立的院落、象征
富贵的雕花老床,又或许会有朗朗不断的书声、潺潺不息的
流水……踏入赵沟,才发现这一切的想象都那么多余和幼
稚。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面的隐隐青山,在午后的阳光的照
射下,她宁静而端庄,明媚而含蓄,宛如一位久盼归客的姑
娘,正含情脉脉地望着风尘仆仆的心上人,散发出清水芙蓉
般的纯净。其中的一座山因形状酷似摞起的书页而得名书
山,另一座因形似放臵毛笔的笔架而得名笔架山。青山无言
却又用简单的山名向我们静静讲述着赵沟的传奇历史和那
些行走于流光中的人物。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辅佐赵匡胤黄
袍加身的一代大宋名相赵普, 1055 年前就定居于此; 赵普的
孙子赵丛在此长大,出仕后曾任明宛平知县,严守家风,刚
正不阿,清正廉洁,在百姓中有口皆碑;民国纷争时代,赵
家后人赵元午更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弃笔从戎投身国民革命
军。到了现代,以耕读传家的赵氏一族不仅先后有 13 名学
子走进中国最高学府清华、 北大,更有数位族人尚在西交大、
北大等国内著名大学任教。
与巍巍青山相对而立的是一棵千年古槐,树干要五六个
人合抱,树荫绵延方圆几十米,历经两千五百年风雨依然枝
繁叶茂。据说此树“枝不挂屋,鸟不作窝,洞不生虫、晴日
生香、夜生白光” ,被百姓敬为“神树” 。村中各处还散落着
500 余株千年古树,有的碧绿,有的枯黄,与古槐相映成趣,
俨然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世族。在蜿蜒的历史长河中,那些
曾显赫一时的名字早已化为一 抔 黄土,唯有这千年古树栉风
沐雨,历经岁月磨砺而愈发青翠葱茏。与此相应的,是围绕
着它的五万亩林地, 800 亩牛心柿、 300 亩贡核挑,各种野
山果中草药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在古代被作为“贡饼”送
往朝廷的牛心柿,时至今日依然风味不减,半个柿饼就能熬
制成一杯实打实的糖稀。千百年来,这触动味蕾、直沁人心
的味道成为多少赵沟游子魂牵梦绕的香甜。
古村的一角,千年不枯的镜泉默默坚守着。泉水甘甜
清洌,汩汩而流,至今还是是村里唯一的饮用水源。镜泉因
井口极圆,水面平静,能清晰倒映出泉边景物而得名。一口
小小泉眼,照出多少世间百态,可她又沉默不语,静听风声
雨声,闲看云卷云舒。村中 82 岁的王乐英老人又何尝不是
如此,年少时满腔热血,投身抗战,见惯了刀光剑影,和平
年代她又回归一个普通的乡村女孩儿, 结婚成家, 相夫教子。
如果不是有好奇的游人偶尔问起,那段时光恐怕会如清清泉
水般永远深
古韵悠悠萦深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