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皮肤科】.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陆军总医院皮肤科
丛林博士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
健康
皮肤
水油分泌平衡
有弹性、光泽
没有皮肤病
质地光滑细腻,
皱纹与年龄相当
肤色均匀,无明显色斑
对外界刺激
不敏感
对日光反应正常
一、什么是敏感性皮肤
二、敏感性皮肤的诱发因素
三、皮肤结构与皮肤屏障功能
四、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
五、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六、敏感性皮肤与医学护肤品
七、敏感性皮肤的修复与防护
什么是敏感性皮肤(敏感肌)
敏感性皮肤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差和高反应性等三大特点
2018/10/21
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
日本:70%的女性
欧美:50%的女性,40%的男性
中国:一项在北、上、广进行的调查 36%的女性
敏感性皮肤在中国人中的发生率被明显低估了
2018/10/21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皮肤类型吗?
原发性敏感性皮肤:约占30%;与遗传因素(易感基因)有关,先天皮肤角质层薄、皮肤干燥。为一种皮肤类型。治愈可能性低,需长期外用医学护肤品
继发性敏感性皮肤:约占70%;由于外用药物(果酸、维A酸、水杨酸、激素药膏)、不恰当的护肤(过度清洁、劣质化妆品、去角质、美白祛斑)、激光术后等引起。不是一种皮肤类型,可治愈。
2018/10/21
敏感性皮肤的诱发因素
化学因素: 化妆品(彩妆、去角质、美白、淡斑),清洁用品(洗面奶、香皂等),消毒产品
物理因素: 季节交替,温度变化(过冷或过热), 日晒(紫外线),大风、雾霾
医源性因素: 激光等有创性治疗术后,口服或外用刺激性药物(如维甲酸类),外用激素药膏
饮食: 辛辣刺激食物,酒精
精神因素:紧张、生气、熬夜、生理期
2018/10/21
表皮层功能
镜面反射
非镜面反射
美学功能
对内
对外
保护功能
占皮肤全部吸收能力的90%
主要吸收脂溶性物质
吸收功能
吸收紫外线
主要吸收UVB
防晒功能
含脂质、天然保湿因子
共同维持角质层含水量
保湿功能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真皮功能
皮脂腺
毛囊
汗腺
汗腺
皮下脂肪
毛细血管
淋巴管
弹性纤维
神经纤维
毛发
胶原纤维:
维持皮肤张力,可保湿、抗皱
弹力纤维:
维持皮肤弹性
基质:
皮肤“营养剂”
甲: 保护、反应机体健康状况
毛发: 美学
汗腺:皮肤的“呼吸通道”,吸收水溶性物质;
皮脂腺:皮肤的“润滑器”,吸收脂溶性物质;
皮肤血管: 皮肤的“生命之源”,对皮肤的颜色、温度调节、代谢和透皮转运起着重要作用。
胶原纤维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皮肤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龙的传人
  • 文件大小4.68 MB
  • 时间2018-10-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