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防盲治盲工作“十二五”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委、政府高度重视防盲治盲工作,通过制定实施防盲治盲规划、建立防盲治盲工作体系和实施防盲治盲项目,大力推动此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省、市(州)、部分县(市、区)的防盲治盲管理和技术指导体系,并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医院眼科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及村卫生室为基础的防盲治盲网络,为大规模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组织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和“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项目,积极与国内外防盲机构组织合作实施了一系列复明扶贫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覆盖率,到目前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万余例。眼科医疗队伍不断得到壮大,大部分县医院眼科已单独建科,眼科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我省防盲治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组派医疗队赴农村筛查、诊治的工作机制,防盲治盲的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眼保健知识不断普及,全民防盲治盲意识不断增强。
虽然我省防盲治盲工作在过去的5年中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主要致残原因有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弱视、青光眼、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等。白内障依然是首要致盲因素,目前全省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1万人左右。
另外,我省防盲治盲工作中存在着防盲组织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均衡、基层眼科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基层眼保健工作薄弱、信息系统不完善、群众防盲治盲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在全省范围内实现“2020年前消除可避免盲”的目标,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将逐步消除可避免盲、提高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作为开展防盲治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2020年前消除可避免盲”为目标,按照《“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全国防盲治盲“十二五”规划》要求,全面加强眼科特别是县级综合医院眼科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眼保健服务网络,满足人民群众眼保健服务需求。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吸收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将防治主要致盲性眼病与加强眼科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基层眼科服务能力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分步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底,争取达到以下目标:
(一)要在我省建立起一个能够为广大眼病患者特别是盲人患者提供方便可及、可支付得起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眼保健服务体系。初级眼保健服务覆盖率以县(区)为单位达到95%以上。
(二)全省所有县级医院设有眼科或具有眼科专科医师。
(三)每个乡镇和城市社区要有一名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经过初级眼保健培训,能为服务区内人群提供基本的初级眼保健服务,对服务区内人群进行主要眼病筛查、建卡、登记、转诊,并及时传递有关信息。
(四)85%的县级综合医院能独立完成白内障显微手术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条件的要积极开展白内障超乳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
(五)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达到1500,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争取达到90%以上, 逐步使我省成为无白内障障碍省。
(六)滤泡性沙眼(TF
甘肃防盲治盲工作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