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美贸易战的发展历程
2018年3月23日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宣布美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自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正式拉开帷幕。
从贸易角度来看,去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为1300亿美元。前不久中国自卫性地反击了美国,征收美国500亿美元商品的25%的关税以后,特朗普又下令加征了我们2000亿美元,然后再准备如果中国反击,会再加增2000亿美元。
这是个简单的算术问题。去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约5000亿美元,现在两个2000亿加上一个500亿,他动用了4500亿,还剩下500亿美元左右的额度。而我们已经动用了500亿还剩800亿,美国追加的这2000亿,我们跟不上了。如果我们也同额度回击,不仅是将从美国的进口商品清零,而是负进口了,理论、实践上都是不现实的。这也暴露出我国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
这让我们联想到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历时近30余载,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时结束,美国成功地遏制了日本崛起的势头。从此之后,日本离世界最大经济体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现在的中国与彼时的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包括制造业扩张、房地产价格泡沫和经济的高杠杆率等,因而难以完全排除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的可能性。所以对于此次中美贸易战我们必须要加大重视和提高警惕。
二、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
按照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1985年开始的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到了整个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将近一半。再从中国来看,我们对美均超过78%,有四年超过80%,一年超过130%。
这些数据意味这什么?说明对美贸易顺差成为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最重要部分,没有了对美贸易顺差,我们的经常项目顺差将会大大缩小。
三、中美贸易战的本质
这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政治问题凌驾于经济分歧之上。尽管贸易纠纷尚未正式上场,贸易谈判的反复增添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一轮贸易战发生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民粹主义抬头,以及中国经济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关键时刻。多重因素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或延绵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按PPP计算,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美国同期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即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就人均GDP相对于美国的比例而言,中国目前接近25%,如果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引发中国房价泡沫破灭或系统性危机,我们不应低估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从时间维度来看,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未来10年最为关键。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急速恶化;另一方面,需要找到摆脱贸易摩擦纠缠、同时又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持续新动能的长期解决方案。
四、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
短期来看,贸易摩擦确实没有赢家,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这是短期化解贸易战风险的切入点。
相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全球化更加深入,如果中美开启贸易战,最先受伤的将是跨国公司。根
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