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837
考试科目名称: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说明:1、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简答题(每题8分,计5题,共40分)
1、简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2、简述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
3、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4、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
5、简述备课的基本环节
二、论述题(每题20分,计3题,共60分)
1、联系实际谈谈素质教育观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
2、试论述说课与讲课的关系。
3、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时常被学校领导、家长冷落,对学生无法产生积极性,你是如何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并谈谈在当前情况下,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案例题(本题共设计两个提问,共50分)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指导并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的评价和感性的认识。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外国事务,不用出国也可以感受到国外的生活,同学们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外国商品吗?我们中国的商品打入外国市场的又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之上,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的什么现象?为什么在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经济全球化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经济全球化
杭州师范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